2011年尚学教育教师测试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1~2页为选择题,共40分,3~6页为非选择题,共60分。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65分钟。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Ar(H)=1Ar(C)=12Ar(O)=16Ar(Na)=23Ar(Mg)=24Ar(S)=32Ar(Cl)=35.5Ar(Ca)=40Ar(Fe)=56Ar(Cu)=64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挥发B.蜡烛熔化C.木碳燃烧D.电灯发光2.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3.下列物质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A.蔗糖B.硝酸钾C.植物油D.高锰酸钾4.下列各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不正确...的是A.食盐:NaClB.纯碱:NaOHC.碳铵:NH4HCO3D.熟石灰:Ca(OH)25.下列仪器不能..加热的是A.燃烧匙B.试管C.蒸发皿D.量筒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A.O2B.NaNO3D.KOH7.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调查表明,人体内元素失衡是重要的致病因素。下列疾病可能与缺铁有关的是A.佝偻病B.侏儒症C.贫血症D.大脖子病8.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原子呈电中性B.原子是实心体C.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构成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9.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BCD10.锂电池是新型高能电池。某种锂电池的总反应可以表示为:Li+MnO2==LiMnO2,该反应属于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11.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是A.①③B②③C.②④D.②⑤12.“蜂窝煤”比煤球更有利于煤的完全燃烧、提高燃烧效率,这主要是因为A.降低了煤的着火点B.升高了煤的着火点C.提高了氧气的浓度D.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3.下列物质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的是A.氯化钠B.碳酸钠C.氢氧化D碳酸钠14.X、Y、Z三种金属中,只有Z不能和稀盐酸反应;将Y放入X的盐溶液中,Y表面有X析出。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A.Z>Y>XB.X>Z>YC.Y>Z>XD.Y>X>Z15.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OH-Na+Cl-B.K+Ca2+CO32-C.H+Cl-CO32-D.Na+Fe3+OH-16.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Fe2O3→FeCl2B.H2CO2→CO2C.CuCl2→CuD.Mg→MgO17.“低碳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模式,实现“低碳经济”的一种策略是节能。下列制备氢气的方法最节能的是A.电解水:2H2O电解2H2↑+O2↑B.焦炭与水蒸气反应:C+H2O高温H2+COC.太阳分解水2H2O2TiO2太阳光2H2↑+O2↑D.天然气与水蒸气反应:CH4+H2OCO+3H218.稀释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mL)的浓硫酸配制500mL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1.14g/mL),稀释时需用的水的体积约为A.436.8mLB.453.7mLC.456.0mLD.458.3mL19.如右图,一木块漂浮于X中,向X中缓缓加入(或通入)少量物质Y后最终木块上浮,则X与Y可能是(溶液的体积变化忽略不计)A.②④B.①③C.①②③序号XY①水食盐②氢氧化钙溶液二氧化碳③稀硫酸镁粉④硫酸铜溶液铁粉二、(本题包括4小题,共18分)20.(5分)(1)用化学符号表示:①2个氢原子:▲②3个铝离子:▲(2)构成物质的微粒有:A.原子;B.分子;C.离子。试判断构成下列物质的微粒,并用相应的序号..填空。①氧气:▲②铁:▲③氯化钠:▲21.(4分)用符合下列要求的物质的序号..填空:可选物质:A.蛋白质;B.天然气;C.氢气;D.干冰;E.维生素;F.生石灰(1)“西气东输”的“气”是:▲;(2)可用于人工降雨的是:▲;(3)牛奶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4)溶于水时显着放热的是:▲。22.(5分)右图是某锌锰干电池的剖面图。(1)锌锰干电池工作时可以将化学能转化为▲能;(2)碳棒具有▲性,可作为干电池的电极;(3)MnO2可作为实验室用双氧水制O2的▲;(4)废旧电池中的锌可回收利用,用于实验室与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3.(4分)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2)40℃时,若将40g乙(不含结晶水)放入16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该溶液是▲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3)40℃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