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储资源池系统及软件规划配置方案1存储资源池配置规划思路1.1存储资源设计原则正确的存储设计对组织实现其业务目标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为性能良好的虚拟数据中心奠定基础。它可以保护数据免受恶意或者意外破坏的影响,同时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数据。存储设计必须经过合理优化,以满足应用、服务、管理员和用户的多样性需求。根据工程经验和技术发展趋势,在规划存储资源时,将遵循如下指导原则与最佳实践:(1)构建模块化存储解决方案,该方案可以随时间推移不断扩展,以满足组织的需求,用户无需替换现有的存储基础架构。在模块化存储解决方案中,应同时考虑容量和性能。(2)每个存储层具有不同的性能、容量和可用性特征,只要不是每个应用都需要昂贵、高性能、高度可用的存储,设计不同的存储层将十分经济高效。(3)配置存储多路径功能,配置主机、交换机和存储阵列级别的冗余以便提高可用性、可扩展性和性能。(4)允许集群中的所有主机访问相同的数据存储。(5)对于光纤通道、iSCSI存储,可对存储进行相应设计,以降低延迟并提高可用性。对于每秒要处理大量事务的工作负载来说,将工作负载分配到不同位置尤其重要(如数据采集或事务日志记录系统)。通过减少存储路径中跃点数量降低延迟。(6)单个数据存储的容量取决于将访问数据存储的每个虚拟机所需的空间,乘以在延迟可接受的情况下可以访问数据存储的虚拟机数量。考虑配置存储DRS,使数据存储使用量保持在80%的均衡水平。保留10%到20%的额外容量,用于容纳快照、交换文件和日志文件。(7)根据可用性要求选择一个RAID级别,对大多数虚拟机工作负载而言,如果阵列具有足够的电池供电缓存,RAID级别对性能不会产生影响。3.2存储资源配置方案(1)存储架构选择目前存储架构主要分为分布式存储与集中式存储两大类。分布式存储:基于X86服务器本地硬盘以集群方式对外提供存储服务,能够通过扩展集群服务器规模从而提高系统存储容量计算和性能的能力,如常规的Ceph、GFS、HDFS或软件定义技术的SDS存储。集中式存储:用一台或几台大型存储设备集中存储数据供上层服务器使用,如传统的磁盘阵列。相比而言,分布式存储具有高扩展性、设备成本低、占用机房空间和FC端口少的优点,但数据存储分散,维护复杂,适合大容量、非核心业务及WEB类数据存储;集中式存储具有髙可靠和稳定性,技术成熟,维护管理难度小但扩展性相对较差,需要额外配置光纤交换机,适合核心业务及数据库类存储。鉴于本项目数据存储容量不高同时考虑后期维护的复杂度以及运维人员的技术熟练程度,建议数据中心区的业务系统主存储(包括应用类数据、数据库、虚机文件等)采用集中式存储;DMZ区的WEB类应用采用本地存储。(2)存储容量1)估算模型计算过程:容量需求二当前总容量需求/Raid效率/存储利用率。①Raid效率:磁盘阵列在经过做RAID、增加热备盘后有很大损耗,一般考虑损耗率25%。②存储利用率:通常存储容量不会100%满额使用,达到一定利用率时需要考虑扩容,根据工程经验,建议存储利用率上限取值80%。2)云中心实际需求云数据中心需要存储的数据主要包括业务数据和虚拟机文件两大部分,根据前述需求分析,具体计算如下:①业务类数据根据前述估算,业务类数据总存储容量需求为680TB,考虑Raid5效率75%,存储利用率90%,实际需要配置的存储裸容量为642.3/75%/90%=1007.5TB。②虚拟机文件虚拟机在服务器中实际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即创建虚拟机时虚拟化软件会专门为该虚拟机创建一组文件,保存虚拟机相关信息。每虚拟机分配40G存储容量考虑,存储利用率90%,实际需要配置的存储裸容量为:950*40/1024/90%=41.3TB。综上,私有云平台既有节点实际需配置的存储有效容量680+950*40/1024=717.1裸容量为1007.5+41.9=1048.6TB,同时考虑避免单点故障,配置两套磁盘阵列。3)备份需求既有节点实现约25%业务的数据按需数据备份的能力,发生关键数据丢失时,可以通过备份恢复数据。按照保留3份测算,结合平均重删率70%以及空间利用率85%,备份容量需求为1048.6*0.25*3*(1-70%)/85%=278TB。4)容灾节点存储需求容灾节点可以实现对主节点约30%的核心业务容灾。容灾实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