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1.2电池波的海洋同步测试卷1/4广西钦州市第一中学2018年春季人教版九年级物理21.2电池波的海洋同步测试卷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我们周围的空间充满了电磁波B.在快速变化的电流周围会产生电磁波C.由c=λf可知,频率越高的电磁波传播得越快D.频率越高的电磁波波长越短答案:C2.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电磁感应将声音信号变为电信号变成了电磁波B.电炉正常工作时会产生电磁波C.电冰箱的电路接通或断开时产生电磁波D.电饭锅从加热状态自动到保温状态时产生电磁波解析:声音信号变为电信号是通过话筒内阻变化,产生变化的电流实现的。电炉正常工作没有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不会产生电磁波。电冰箱的电路断、通,电饭锅挡位的交换都会产生迅速变化的电流。答案:CD3.如图10-2-1是某电台所发射的两种电磁波的波形图。两者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10-2-1A.甲电磁波的波长较长,频率较高B.甲电磁波的波长较短,频率较高C.甲电磁波的波长较短,频率较低D.甲电磁波的波长较长,频率较低解析:由题图可以看出,两个波峰间的距离甲短于乙,所以甲的波长比乙短。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一定的,由公式c=λf可知,波长短的甲频率高。答案:B4.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B.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通话的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波来煮熟食物的D.收音机是靠电磁波收到节目的解析: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制成的。手机、收音机都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食物分子在微波的作用下剧烈振动,内能增加,从而使食物温度升高的。答案:A5.使用手机进行语音通讯时,手机要发射出一种波。研究发现,儿童对这种波的吸收是成年人的三倍,因此专家建议家长不要让儿童使用手机进行语音通讯。手机发射的这种波是()A.超声波B.次声波C.电磁波D.引力波解析:手机是一种无线电通讯设备,通话时话筒将声音转化成电信号以电磁波的形式发射出去,同时手机把传来的电磁波转化成声音。故C正确。答案:C6.雷达是利用电磁波来测定物体位置和速度的设备,它可以向一定方向发射电磁波(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当遇到障碍物时要发生反射。雷达在发射和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时,在荧光屏上分别呈现出一个尖形波。如果雷达监视屏上显示的发射和接收的尖形波如图10-2-2所示,已知雷达监视屏上相邻刻线间表示的时间间隔为10-4s,则被监视目标与雷达的距离最接近()图10-2-2A.4.5×104mB.6×104mC.9×104mD.1.2×105m解析:解答本题,要找准以下三个信息:(1)雷达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v=3×108m/s;(2)从图中可以看出,雷达从发射到接收反射回来的电磁波所用时间为4个格,即为4×10-4s,电磁波从雷达到监视目标的时间为t=2×10-4s;(3)利用s=vt可求出距离。答案:B7.下列关于电磁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方向、大小变化很快的电流周围会产生电磁波B.在房间内不开收音机、电视机时,房间内不存在电磁波C.声波和电磁波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电磁波由电台传到用户,则变化的电流由电台传到用户答案:A8.一列电磁波,从空气中传入水中,则这列电磁波出现的变化是()A.波速变小B.波长变小C.频率变小D.波速、波长、频率均不变解析:电磁波和水波一样,频率大小与介质无关,但波速和波长由介质决定,虽然我们没学过电磁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会怎么变化,但常识告诉我们电磁波在空气中的速度与在真空中的速度接近,而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比其他任何速度都大,由此我们可以推论电磁波由空气进入水中,波速应变小,由v=λf可知波长也变短。答案:AB9.雷雨时,打开的收音机听到的“咔咔嚓嚓”的声音比听到的雷声要超前,这是因为()A.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速B.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速C.电磁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速D.上述说法均不正确解析:打雷时产生电磁波,电磁波的传播速度比声波大。答案:A10.关于电磁波的应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电磁炉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B.雷达是利用电磁波的反射来侦测目标的C.微波炉是利用电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