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1/10“建筑与土木工程”是基本建设的重要工程领域,是研究和创造人类生活需求的形态环境和各类工程设施的规划、设计、建造和维护的工程领域。本领域涉及建筑学和土木工程两个一级学科。其中,土木工程领域涵盖结构工程、岩土工程、市政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道路工程、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建筑材料、建筑经济与管理专业等;建筑学领域涵盖区域规划、城市和村镇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装饰工程等。本领域从1999年开始招收首届专业学位研究生(非全日制工程硕士),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具有多年丰富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经验;指导教师队伍由校内和校外(企业)几十位教授、副教授(含福州大学兼职教授和副教授)组成,已为国家和海峡西岸经济区培养了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2.培养目标以国家和海峡西岸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以及行业发展需求为导向,培养本领域应用型、具有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2)掌握本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本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3)掌握一门外国语。3.主要研究方向01建筑材料与结构工程02交通土建工程03岩土与地下工程04防灾减灾工程及防护工程05市政工程4.学习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为1年,其余时间为专业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专业实践时间至少为半年;对应届本科毕业生,专业实践时间一般为1年。5.培养方式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2/10(1)采用全日制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集中在校全脱产学习方式,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2)实行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3)实行学分制。研究生必须通过规定课程的考试,成绩合格方能取得该门课程的学分;修满规定的学分方能进入学位论文阶段;学位论文经答辩通过方可申请硕士专业学位。6.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土木工程领域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一览表工程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领域代码085213学习年限2.5年研究方向土木工程领域各方向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修读学期可选或必修学分要求公共课00000600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62必修不少于10学分000006001自然辩证法概论1181000006015英语2641000006003应用概率统计2361三门至少选二门000006004科学和工程计算基础2362000006005矩阵论2361工程英语1322必修学科专业课程基础理论课程见各专业方向不少于12学分专业选修课程见各专业方向必修非学位课职业素质课程000006009信息检索1181必修不少于3学分000006010知识产权1181005456034行业讲座1181必修环节专业实践包括校内专业实践和校外专业实践53-4必修不少于7学分系列讲座学科前沿与发展趋势系列讲座(要求撰写字数不少于1000字的15次3必修个人资料整理,仅供个人学习使用3/10听讲报告)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文献综述与选题报告(要求查阅不少于30篇的中、外文文献资料,写出不少于8千字的文献综述报告)13必修总学分要求总学分不少于32学分注:1.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实践课为学位课。2.工程英语课程编号见各专业方向学科专业课设置。3.校内专业实践为各专业方向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或实验项目,要求不少于2学分;校外专业实践时间至少为半年,考核合格计3学分。4.必修非学位课中,管理或人文类课程须在导师指导下跨学院选修。建筑材料与结构工程方向工程领域建筑与土木工程工程领域代码085213学习年限2.5年研究方向建筑材料与结构工程方向课程设置课程类别课程编号课程名称学分学时修读学期可选或必修学分要求公共课005018015专业英语1322必修1学分学科专业课程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