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建设工程避免危害气象探测环境行政许可申请表申请单位名称(盖章)申请人姓名(签字、手印)申请人身份证号码中国气象局制2/10项目名称项目位置申请行政许可事项材料真实性承诺签字(手印):年月日联系人联系电话通信地址邮政编码电子邮箱当地气象台站意见经办人:年月日(气象台站公章)3/10附表1-1。地面气象站类气象站基本信息气象站名称站类经度纬度观测场中心大地坐标x(M)观测场中心大地坐标y(M):大地坐标系观测场拔海高度日出方位角~度日落方位角~度建筑物名称或楼房编号建筑物大地坐标x:建筑物大地坐标y:建筑物地平海拔高度(M)建筑物高度(M)建筑物层数建筑物高出观测场高度(M)建筑物到观测场边缘水平距离(M)距离高度比建筑物所在方位(度)遮挡仰角是否在日出日落方向是否符合要求干扰源情况说明注:上表中行数不够可增加4/10地面气象站类填表说明一、气象站信息:1。气象站名称:如新安,2-20个字2。站类:分别为一般站、基本站、基准站。3。经度:前3位为度,后2位为分。4。纬度:前2位为度,后2位为分。5。观测场海拔高度:85黄海高程,单位:M,保留1位小数。6。观测场中心点大地坐标x:单位:M。如果直接测量观测场与建筑物距离,此项可省略不填。7。观测场中心站大地坐标y:单位:M。如果直接测量观测场与建筑物距离,此项可省略不填。8。大地坐标:下拉选择,分别为北京54、西安80、CGCS200、地方坐标。要确保本表中大地坐标相一致。9。日出方位角:正北为0度,正东为90度,正南为180度,正西为270度。10。日落方位角:同上。11。气象站信息由当地气象台站提供。二、建筑物信息:12。建筑物名称或楼房编号:应与建设项目设计图纸相一致。13。建筑物地平海拔高度,必填项,单位:M。14。建筑物高度,必填项,单位:M。15。建筑物层数,用于后期建设的监督。16。建筑物高出观测场高度(M),自动计算。当建筑物高度低于观测场时,方位等项可不填。17。建筑物到观测场边缘水平距离(M):必填项。18。距离高度比:建筑物到观测场的距离与高度之比,保留2位小数。19。建筑物所在方位(度):建筑物位于观测场中心的方位,北为0度,东为90度,南为180度,西为270度。20。遮挡仰角:指建筑物对观测场形成的遮挡仰角(度)。21。是否在日出日落方向:根据建筑物所在方位与气象站日出日落方位角判定。22。是否符合探测环境保护要求:根据台站类别、距高比、是否在日出日落方向判定。23。干扰源情况说明:说明是否存在可能影响观测的热源、电磁干扰、环境污染等。5/10三、判定依据24。国家标准《气象探测环境保护规范地面气象观测站》(标准编号:GB31221-20XX)。25。一般站日出日落方向建筑物距离高度比应大于8。14倍,即7度遮挡角,非日出日落方向距离高度比应大于8倍。26。基本、基准站日出日落方向建筑物距离高度比应大于11。43倍,即5度遮挡角,非日出日落方向距离高度比应大于10倍。四、其它说明27。对于公路、铁路、水体、污染源等只填写到观测场边缘的距离即可,其它项目不填。28。提交申请许可时填表说明可不打印。6/10附表1-2。高空气象站类高空站基本信息高空气象站名称经度纬度海拔高度(M)雷达天线中心大地坐标x(M)雷达天线中心大地坐标y(M)大地坐标系雷达架设高度(M)雷达馈源中心海拔高度(M)天线类型测站盛行风下风方向测站盛行风下风方向±60o范围~一、对雷达天线的遮挡仰角计算建筑物名称或楼房编号建筑物大地坐标x建筑物大地坐标y建筑物地平海拔高度(M)建筑物拟建高度(M)建筑物到雷达天线中心水平距离(M)建筑物所在方位(度)遮挡仰角(度)是否符合要求二、对制氢设备影响计算建筑物与制氢机距离(M)架空电力线与制氢室距离(M)注:与本表格配套有EXCEL模板,可通过EXCEL模板填写,自动计算得到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