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理论与家庭治疗概要VIP免费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理论与家庭治疗概要_第1页
1/4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理论与家庭治疗概要_第2页
2/4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理论与家庭治疗概要_第3页
3/4
依恋理论与家庭治疗作者:尼科尔斯Nichols时间:2013年6月27日标签:家庭治疗依恋理论依恋理论与家庭治疗依恋理论成为描述家庭成员最深层次亲密关系互动的有力工具。依恋理论对夫妻治疗尤其有效(例如Johnson,2002,说明健康平等的成年人是如何相互依赖的。在家庭治疗的早年,有夫妻治疗但没有理论。除了少数例外,大多数治疗师运用为家庭治疗设计的模式来治疗夫妻(例如Bowen,1978;Haley,1976;Minuchin,1974。例外的是行为主义者,他们认为亲密是强化的结果;还有认知心理学家,他们认为如果改变夫妻思考和沟通的方式,情绪也会随之改变。很少有人讨论爱、渴望和信任。孩子要是依赖没有问题,但对成人来说,人们会说,这是一种“缠结”(enmeshment。在情绪中心夫妻治疗中,SusanJohnson运用依恋理论去解构一方批评抱怨、另一方防御退缩的熟悉舞蹈。依恋理论认为批评和抱怨者是要保护依附的纽带不受破坏,换句话说,唠叨的一方比愤怒的一方感到更不安全。一旦不安全的一方情绪放松下来,他和她可以显示自己的脆弱,另一方不再感到被威胁,就会更加愿意上前提供安慰并让其放心。夫妻如何对待对方反映了他们的依附历史,这一观念最早要追溯到JohnBowley和MaryAinsworth的开创性研究。1940年代,Bowley从剑桥大学毕业,当时有这样一个假定,母乳喂养使得婴儿变得更加依恋母亲。但是KonradLorenz(1935认为幼鹅依恋不喂养它们的父母;HarryHarlow(1958观察到小猴子并不喜欢单纯提供食物的器皿而是更喜欢人与它们之间的交流安慰。对于婴儿也是一样,单纯喂养并不能带来依恋(Ainsworth,1967。在1940~1950年代,一系列研究发现与母亲分离的小孩子会有一系列的反应,例如“反抗”、“失望”,最后是“疏离”(例如Burlingham和Freud,1944;Robertson,1953。为了理解这种反应,Bowlby(1958总结父母和孩子之间的紧密联系的形成经过了自然选择、适者生存的生物过程。当危险来的时候,靠父母最近的孩子总是最不容易被侵犯者杀死。依附意味着面临压力时最先的寻求(你可能会紧抱着你的床单,但是它却不会抱紧你。依附最好的解释就是婴儿抱着母亲柔软、温暖的身体,母亲也温柔地抱着他;婴儿凝视母亲的眼睛,母亲也怜爱地看着婴儿;婴儿靠着母亲,母亲也轻轻地靠着他。这种经验显然是舒服而又让人安心的。依附受强烈的情感的控制。“形成这个纽带可以说是坠入情网,维持这个纽带就如爱着某人,失去对方就好像哀悼某人。类似地,那种失去的威胁会带来焦虑,真正的失去会带来悲伤;同时,每种情形都可能引发愤怒。能保持住这种纽带而没有外在威胁,是一种幸福”(Bowley,1979,p.130。认知的组成部分也会卷入依附中,Bowley将这一形成称为“代表性模式”(representationalmodels或“内在工作模式”(internalworkingmodels。根据MaryAinsworth(1967的说法,婴儿将他们的依附对象(通常是母亲作为探险的安全基础(securebase。当一个婴儿觉得受到了威胁时,他会寻求照顾者的保护和安慰。在两种不同的不安全依附策略中,模式哟着明显的差别。在“回避”(avoidant策略中,婴儿倾向产生依附行为;在“抵抗”(resistant策略中,婴儿倾向于依赖母亲并避免探险。安全依附关系显示一个婴儿在有需要的时候,可以依赖照顾者作为可靠的获得保护和安慰的资源。当遇到威胁的时候,处于安全关系中的婴儿会向照顾者直接采取“依附行为”(例如哭,或伸手寻求帮助并从他们提供的安抚中获得安慰。安全依附关系中的婴儿更有信心获得照顾者的帮助,相应地,也对他自己与世界的互动更加有信心。如果婴儿与照顾者之间是焦虑依附关系的话,婴儿的自信心就不明显。婴儿要求得到关注,回应却是冷漠或者是拒绝(Ainsworth,etal.,1978;Bowley,1973。于是,这样的婴儿会对照顾者的有效性保持焦虑。另外,Bowley认为,因为依附关系是内化的,这些早年的经验会影响他们后来对友谊、亲子以及浪漫爱情关系的期望。需要指出的是,依恋理论被广泛地研究。有一点非常清晰:它的稳定和影响力会贯穿整个童年。12个月的依附类型会预测:(118个月的依附类型(Waters,1978;Main和Weston,1981;(218个月时的抗挫折能力、持续性、合作性和好奇心(Main,1977;Matas,Arend和Sroufe,1978;(3学前的社会能力(Liberman,1977;Easterbroo...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心理治疗中的依恋理论与家庭治疗概要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