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心理调适能力》复习题第一章心理健康概述一、填空题1.健康不仅是没有身体缺陷与疾病,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较强的社会适应能力和道德标准。2.威廉·葛雷斯顿把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划分为五个阶段,即常态适应行为阶段、紧急应变行为阶段、不良反应行为阶段;精神神经病行为阶段和精神病行为阶段。3.所谓心理健康,是指在身体、智能以及情感上与他人的心理健康不相矛盾的范围内,将个人心境发展成最佳的状态。4.朱永新把心理健康标准归纳为:认知健康适应、情感饱满适度、意志坚强可控、个性和谐统一、人际关系和谐、杜绝心理异常。5.智力反映出一个人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六大要素:观察能力、注意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6.个体的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的有机统一。7.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分为三个等级:心理常态、心理失调、心理病态。8.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揭示了人的整体性以及人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统一。9.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个生命系统中共同起着作用。P310.心理健康的个体,其心理发展水平与年龄、社会角色地位一致。二、判断题1.个体的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是辩证统一的,两者可互为因果。√2.“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悲伤胃”的说法是说明了人的生理和心理的健康问题是互为因果的。√3.个体的心理健康是静态的。×4.人格具有不稳定性。×5.心理活动的内在的一致性原则即个体的心理过程和内容是否具有完整性和协调性。√6.能够积极适应社会者,为心理健康,否则为心理不健康。√7.人际关系好的人心理通常是非常健康的。×8.心理健康并是绝对的、静止的平衡状态。(是动态的平衡)9.心理健康判断有文化标准。√10.出现心理疾病的症状为心理不健康,反之则为心理健康。√三、名词解释1.健康。P32、心理健康。P102.心理健康内外兼顾。(??)(心理健康需要内外兼顾,对外,要人际关系好,行为符合规范;对内,基本需求得到满足,心里机能正常。)3.心理健康的动态连续变化。P54.心理健康标准的统计学常态分布。P8四、列举题1.对于个体而言,健康的内容包括哪些?P32.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哪三个等级?P63.威廉·葛雷斯顿把心理健康的行为特征分为哪七大项?P74.威廉·葛雷斯顿把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划分为哪五个阶段?P75.区分心理异常与正常的心理学原则有哪三条?P7-86.心理异常与正常的评判依据有哪些?P8-107.心理健康的标志是什么?P108.霍达归纳的六项心理健康的标准。P12五、简答题1.对于个体而言,健康的内容包括哪些?P32.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大致分为哪三个等级?P63.区分心理异常与正常的心理学原则有哪些?P7-84.霍达归纳的六项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P125.美国心理学家舒尔兹归纳法出的五项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P136.刘华山教授认为心理健康的标准有哪些?P187.美国心理学家舒尔兹归纳法出的五项心理健康标准有哪些?P13六、论述题1.论述心理异常与正常的评判依据。P8-102.论述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标准。P22-263.论述正确理解和运用专业技术人员心理健康标准应注意的几个问题。P27-294.试述西方学者的心理健康观。P10-135.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心理健康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P13-17七、案例分析题1、有一位在单位比较优秀的同志,在竞岗面试前由于情绪过度紧张,一进考场,原先思考的东西,全抛在脑后,想说的话怎么也想不起来了。不用说,她自己非常沮丧,心情沉重。从此,她就对竞聘产生了特别的恐惧心理,被忧虑、焦躁的情绪困扰,以至于想调离或提前退休。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她决心调整自己的认知,设法控制、消除这种有害的紧张。基本过程与内容如下:(1)诱发事件是考试。(2)自己对竞岗面试产生的一些不合理信念。(3)由不合理信念导致不良情绪和行为后果。(4)与不合理信念展开辩论。2(5)放弃了关于考试的种种不合理信念之后,她开始用更为理性的态度去看待竞岗,情绪与行为随之产生明显变化。(1)案例中心理咨询师采用什么方法缓解焦虑?P33(2)还有哪些方法可以缓解焦虑?P302、孔子经常鼓励弟子通过多学习了解自己和认识世界,主张“人太庙,每事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