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城市污水回用及途径摘要:本文展望了我国污水回用的发展方向,概述了污水回用的重大意义,介绍了我国水资源及城市污水回用的现状。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水资源问题已经引起广泛的重视,污水回用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重要方法。关键词:水污染;污水回用;污水处理;可持续发展中图分类号:[TU9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321-020引言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水资源问题越来越突。目前,严重缺水的城市达城市总数的15%以上,不少城市存在不同的缺水现象。沿海的缺水城市如果采用海水淡化方法制取淡水,需用从海水中去除3%的溶解盐和其他杂质,其费用十分昂贵,而污水回用则只需去除其中0.1%的杂质,其回收处理费用要比海水淡化便宜得多。而且处理后的污水回用也比远距离调水投资少、见效快,是一种经济可行的方法。1污水回用的作用与意义1.1污水回用可缓解水资源的紧张问题由于全球性水资源危机正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世界上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已对污水回用做出总体规划,把经过处理后的再生污水作为一种新水源,以缓解水资源的紧张问题。如果污水再生利用率平均达到20%,就可解决全国就可解决全国城市缺水量的一半以上,因此进行污水回用,开辟非传统水源、实现污水资源化,对解决水资源危机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十一五”期间,中国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截止2010年底,全国已建成投运城镇污水处理厂2832座、处理能力1.25亿m3/d,超额完成了1.05亿m3/d的“十一五”规划目标。90%以上的城市和60%以上的县城建成了污水处理厂并投入试运行,1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实现了县城建有污水处理厂,全国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77.4%,比2005年提高了25个百分比。进行污水回用,可使淡水消耗量和污水排放量减少为原来的几分之一至几十分之一,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以循环给水系统代替直流给水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发展一水多用和污水再生利用技术,发展循环用水,提高农业用水的利用率。1.2污水回用可减轻江河、湖泊污染,保护水资源不受破坏污水经处理后回用,不仅可以回收水资源及污水中的其他有用物质和能源,而且可以大幅减少污水排放量,从而减轻江河、湖泊等受纳水体的污染,保护水资源不受破坏。污水经过处理后用于灌溉,可通过植物对污水中营养物质的有效利用,使渗透水中的磷酸盐、氮和BOD等均有所下降。因此,污水回用于农业灌溉,是防治和解决卫生问题的一种经济有效的方法,它可使由于污水排放造成的地下水污染及湖泊、水库等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减小。2污水回用发展与现状污水回用于农业灌溉和生产冷却水是当前研究的重点。1992年我国第一个污水回用示范工程在大连市投资运行,该工程以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为水源,增加深度处理设施和输水管道,日处理量为1万吨。再生水主要用作于工厂冷却水。该工程基建投资为350万元,比从碧流河引用同等水量节省投资2/3,深度处理成本为0.15元/t,比大连市自来水成本低4/5,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城市污水经处理后用于住宅冲厕、城市绿化、浇洒道路和河湖景观用水,也取得了初步成效。3污水回用的途径3.1污水回用于城市生活1999年,北京市市政设计院、北京市规划院和北京市城市节水办合作编制了《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再生污水综合利用规划》,并开始实施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处理水资源化再利用工程。该工程修建再生水回用管道30.6km和加压泵站一座,总投资3.4亿人民币,作为第一热电厂冷却循环用水的补充水源,实现30万吨水回用,其中20万吨输送到高碑店湖中;另10万吨经水源六厂深度处理后用于市政杂用,促使北京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和污水回用率进一步提高,主要作为工业用水。3.2污水回用于农业灌溉经验表明,用于农业灌溉污水,必须经适当处理以控制水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城市污水回用于农业有广阔的前景。特别是含有毒有害污染物的工业废水,必须经过必要的处理后才能排入城市污水收集系统。城市污水经集中处理并达到农田灌溉水质标准后才能引灌农田。3.3污水回用于工业用水我国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较低,与发达国家差距很大,近年来在我国北方的不少城市在工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