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让习作入门轻松自如----三年级观察作文心得兰州市城关区一只船小学宋雯琴2014年11月6日试验让习作入门轻松自如----三年级观察作文心得城关区一只船小学宋雯琴[关键词]:兴趣、入门、实验、观察、真事、真情众所周知,作文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集中体现。三年级作文属于学生作文入门的阶段,如何积极引导学生迈入作文习作的殿堂,让学生能轻松自如的习作是每个老师都为之努力的方向.这里,我就《学写观察日记》一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做法。(一)激兴趣,作文入门的关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推动学生探求和索取知识的一种强烈的内因。学生只有对它所观察和所要求表达的对象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倾注全部的注意力。因而,这堂课我重在调动学生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我是从以下两方面激发学生兴趣的:①写作内容上激发兴趣。每个孩子都喜欢做实验,尤其喜欢自己动手。因此,我以“鸡蛋浮起来了”为内容,指导孩子自己动手做实验并认真观察。这节课前,孩子们准备了透明水杯,鸡蛋,咸盐.上课时,让孩子做实验,边试验边观察鸡蛋是怎样浮出水面的.学生的胃口被吊了起来,课堂气氛也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了。学生浓浓的兴趣,对于教师的写作指导十分有利。②教学方法上激发兴趣。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加强合作,才能取得好效果。在整个教学过程,我注意调控学生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引导学生观察时,有意安排让学生边观察实验过程,边注意同学的反应,这个环节是教学过程的需要,也是激发学生兴趣的需要,更是将后言之有物的需要。学生观察了后,肯定有话可说,获得亲身的情感体验,就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教学进入高潮。(二)细观察,找寻写作源泉在三年级的作文教学中,老师应该积极地“指导学生留心观察和分析周围的事物,养成观察和思考的习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观察是写作的门径,一切外部信息都要通过观察才能进入大脑。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印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情感经验,激发学生的情感。”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对于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认真地去观察事物,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的第一手资料,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生动感人。因此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让学生仔细观察杯子、鸡蛋及倒入盐的量、水的变化……经过这一过程,孩子们找到了写的内容。(三)练说话,充实习作内容。从说到写,是作文训练的一条重要规律。因此,语文教学,必须提供学生说的机会。作文指导,更必须加强说话训练,培养学生说的能力。在《鸡蛋浮起来了》一课中,我通过以下两种形式进行说话训练:①依据“先……接着……然后……最后”的句式训练说话。实验做完之后,让孩子们用“先……接着……然后……最后”说一说实验过程,训练学生说话注意顺序。②组织四人小组进行说话训练。一个班级有几十个学生,在有限的四十分钟内,如何让学生的表达欲望得到充分的展现呢?我采用四人小组的形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老师指导学生观察完实验后,让学生学习有关的方法,在四人小天地中,尽情地表达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情感体验。如,生(甲):“我舀了半杯水放入杯中,然后小心翼翼的把鸡蛋放进杯子里,鸡蛋像跳水员那样“扑通”一声跳进了杯子里,沉到了杯子的底部,一动也不动。”生(乙):“我又加了两勺盐,顿时,盐四散开来,像天女下凡时的云雾一般,水变得混浊了,”生(丙):“我使劲的搅了搅,只见鸡蛋慢慢的飞到水中央,摇头晃脑的,像跳舞一样,可打了个转,又掉了下去。我又在杯子里放了一勺盐,搅搅,不一会,鸡蛋浮起来了!”四人小组拓展了说的空间,使更多的人得到说话的机会。(四)激疑惑,寻找实验道理。“说得这么热闹,实验做得这么高兴,那你知道鸡蛋为什么能浮起来吗?”一石激起千层浪,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怎么办呢?“问家长”“看十万个为什么”“上网查”一声高过一声,“那我明天看结果。”第二天,孩子们纷纷跑来告诉我答案。有的说我在网上找到了答案:物体能否在水中漂浮取决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