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技术的本质读书报告<技术的本质>一书是布莱恩.阿瑟写的一本关于技术的本质以及技术是如何进化的书.他先在第一章列出所要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我做报告主要讲解的内容。然后在第二章到第五章主要讲的是技术是如何创新的:分别介绍了组合与结构,现象,域,工程和对应解决方案。在第六章介绍了技术的起源,然后开始在第七章开始介绍技术的进化,分为:结构深化;颠覆性改变重新定域;进化机制;第十章讲的是“技术进化所引发的经济进化”,即从经济的角度解释技术进化;最后一章“我们的立场是什么”系统的说了技术的发展和技术对我们的利弊,以及我们该如何对待技术。这部书最值得肯定的是用令人信服的案例、推理论证了技术的“递归进化”,补充了以往对技术的讨论限于特定领域的局限,而得到了一个普遍的范式。需要理解的问题:技术是什么技术是如何进化的技术的一般性理论(类似于生物界的达尔文进化理论)技术科学经济的关系技术的本质技术的本质是对现象的有目的编程。现象(目的需求)→新技术→现象、目的需求技术的本质是一种对原有技术的结构化、递归式的新组合,它一头连着各种现象(包括物理现象和组织行为现象),一头连着各种现实需求(包括解决问题,美好的向往等等)。原始技术是对现象加以捕获,形成一个粗糙技术,随着被捕获的现象越来越多,很多技术发展起来,简单技术逐渐发展成复杂技术。用的多的技术逐渐形成一个标准工程(模块),有些技术则被淘汰,有些技术则被进化。首先,不能满足人们需要的技术面临淘汰和发展两种选择,要发展,就需要进行内部替换或者结构深化。其次,一些技术为了共享现象族群和共同目标,或为了分享同一理论,聚集成群,形成了域。为了满足人类和技术的需要,技术有自创生性。一个新项目出现时,总会抛出一系列问题,工程师为了寻找解决方案,总是会运用经验或现有技术来解决,当现有技术不能解决时,会进行重新域定,在其他领域寻找适合的原理以代替旧原理,或者寻找新的原理。当解决方案的一个层级技术的解决方法不适用的时候,工程师会将现有技术通过经验等迅速组合起来,并以解决问题为目的,根据需要从一个域或不同域获取技术。当解决方案的主要原理变了时,就是发明。创新就是技术不断地进化。当一个层级的技术不适用时,通过内部替换或者结构深化来改进它,为这个层级服务的下层级技术也要进行相应的进化,这种技术的“递归进化”,使得技术越来越复杂,也使我们越来越难看到技术的本质。技术是如何进化的技术组合递归内部替换和结构深化域变异和选择循环往复的过程技术进化根本就没有可以预先决定的确切顺序。我们无法事先就知道哪个现象会被发现并转化为新技术的基础;也无法知道哪种组合会被创造;也无法知道当这些被实现的时候,哪些机会之门会被开启。作为这些不确定性的结果,技术体的进化具有历史的偶然性。还具有历史依赖性。相对来说,在技术当中,组合是常态。每个新技术和新的解决方案都是一个组合,而且每个现象的捕捉都会应用一个组合。在技术当中,组合进化是第一位的,是常规定例。达2尔文的进化变异和选择也存在,但它们是靠后的,是在已经形成的结构之上产生作用的。技术的一般性理论理论通常始于一般命题或原理。我们的理论始于三个原理:一切技术都是元素的集合;这些元素本身也是技术;所有技术都是利用现象达到某个目的。其中第三个原理特别提示我们,技术的本质就是对自然现象的编程,它是一种对现象的捕捉,并驾驭这些现象为人类目的服务。某个个体技术对许多现象进行编程,并精心安排策划这些现象,最后使他们能够密切配合以完成特定的目的。一旦新技术(单体技术)诞生了,他们就立刻成为可供进一步地建构更新技术的潜在构件。这个过程导致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种进化的形态。准确来讲,是一种组合进化的形态。当然它的机制与达尔文进化论不同。首先创造新技术的构件本身也是技术,创造出的新技术本身又成为未来更新技术的构件。其次,使得这一进化得以进行下去的是持续的捕捉和驾驭“异常”现象,但这种捕捉和驾驭本身又需要现有技术来完成。这段叙述在表明,技术自己创造了自己。以这样的方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