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VIP免费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_第1页
1/14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_第2页
2/14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_第3页
3/14
中国一、孟子1、“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的“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0〕2、持“性善论”。〔22〕3、“大丈夫”人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2〕4、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万物皆有备于我”。〔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5、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还有马利坦、赫钦斯、奈勒、马斯洛、萨特等〕〔有关教育目确实立的理论〕〔60〕6、儒家思孟学派在《礼记*中庸》提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学习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二、朱熹1、支持神话起源说。〔教育的起源〕〔13〕2、朱熹:“愤者,⋯⋯;悱者,⋯⋯;启,⋯⋯;发,⋯⋯”。〔启发诱导〕〔22〕3、《朱子全书*论学》“宽着期限,紧着课程”。首次使用“课程”一词,这与我们现在许多人对课程的理解有相似之处。〔课程〕〔108〕4、“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循序渐进原则〕〔146〕5、“孔子施教,各因其材”。〔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46〕三、孔子1、儒家思想代表人物。〔22〕2、“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述而》“子以四教:文、行、忠、信”〕。〔22〕3、启发诱导:“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22〕〔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145〕4、学、思、行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2〕5、温故知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22〕6、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的人,也是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教学方法的人。〔22〕7、把学习过程概括为“学——思——行”的统一过程。〔历史上对教学过程的各种理解〕〔139〕8、“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稳固性原则〕〔146〕9、颜回评价孔子“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疏导原则〕〔181〕10、孔子很早就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我国中小学主要的德育原则——因材施教原则〕〔181〕四、荀子1、持“性恶论”。“化性起伪”〔22〕2、闻——见——知——行。“不闻不假设闻之,闻之不假设见之,见之不如知之,知之不如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3、外铄论代表人物,“今人生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43〕4、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还有涂尔干、纳托普、凯兴斯泰纳、孔德等〕〔有关教育目确实立的理论〕〔60〕5、“不闻不假设闻之,闻之不假设见之”,“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直观性原则〕〔145〕五、墨翟1、“兼爱”“非攻”。〔22〕2、“夫智者必量其力所能至而如从事焉”。〔我国中小学主要教学原则——量力性原则〕〔146〕六、蔡元培1、毛“学界泰斗,人世楷模”。〔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2、最早提出“以美育代宗教教育”的教育家。〔28〕3、“五育并举”教育方针。〔28〕4、强调“超美育”功能。〔63〕七、黄炎培1、“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2、“学校无不用之成材,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3、职业教育的先驱。〔28〕八、晏阳初1、“国际平民教育之父”。〔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2、“四大教育”: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三大方式”:学校式、家庭式、社会式。〔28〕九、梁漱溟1、“创造新文化,救活旧农村”。〔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2、乡村建设。〔28〕3、乡村建设的实质是中国文化改造的问题。十、陈鹤琴1、“活教育”的目标。〔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2、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28〕3、学前教育,中国的“福禄贝尔”。〔28〕十一、陶行知1、毛“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宋庆龄“万世师表”。〔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8〕2、“生活即教育”、“社会几学校”、“把学校里的一切延伸到大自然界中去”、“教学做合一”。〔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29〕3、人民教...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师考编—教育学—人物主要观点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