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探讨由时间的经过而发生变化的调查称为()A.追踪调查B.发展调查C.相关调查D.区别调查答案:B2、下列哪种量尺精确度最高?A.类别量尺B.等距量尺C.比率量尺D.等级量尺答案:C3、研究问题和研究假设的关系如何?()A.研究问题与研究假设没有直接联系B.研究假设的叙述是直接从研究问题的叙述中产生的。C.研究问题的叙述比研究假设的叙述更具操作性D.研究问题就是研究假设答案:B4、“社会经济地位”属于什么变量?()A.连续变量B.中介变量C.主动变量D.属性变量答案:D5、性别是()A.社会学变量B.心理学变量C.生理学变量D.教育学变量答案:A6、问卷中不该出现的问题是A.行为问题B.思想问题C.政治问题D.隐私问题答案:D7、我国将模糊论方法运用于教育研究的年代是A.20世纪前后B.20世纪40年代C.20世纪60年代D.20世纪80年代答案:D8、下列诸因素中影响实验外在效度的是A.统计回归B.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C.历史D.差异选择答案:B9、除了实验变量外,还有一些自变量可能影响因变量而干扰实验结果,这些干扰实验结果的自变量,称为()A.干扰变量B.准实验变量C.隐形变量D.无关变量答案:A10、年龄是()A.社会学变量B.教育学变量C.心理学变量D.生理学变量答案:A11、开调查会的人数最好是A.3-8个B.5-10个C.10-15个D.15-20个答案:A12、“文化程度”属于哪方面的问卷题目?A.行动方面B.态度方面C.个人静态资料方面D.个人状态方面答案:C13、下列研究方法哪种是近代才有的?A.经验总结法B.文献法C.实验法D.测量评价法答案:C14、“必须有健全的大脑才能成为科学家”,“必须有健全的大脑”是“成为科学家”的什么条件?A.充分条件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D.都不是答案:B15、平均数属于什么量数?A.差异量数B.集中量数C.差异系数D.相关系数答案:B16、下列诸因素中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是()A.测量的反作用或交互作用效果B.统计回归C.实验安排的反作用效果D.多重实验除了干扰答案:B17、下列特征哪个不是假设的特征?A.具有一定的科学依据B.具有一定的猜测性C.具有多样性D.具有确定性答案:D18、将总体按某种标准分为若干类,再从各类中抽取一个或几个单位整体来作为样本,此种抽样方法称为A.分类抽样法B.整体抽样法C.有意抽样法D.多级抽样法答案:B19、提高问卷效度的关键是A.正确选题B.写好指导语C.问卷题目的行文技巧D.设计“目标体系”答案:D20、标准化考试指的是A.试题编制过程的标准化B.考试实施过程的标准化C.评分、计分方法的标准化D.考试全过程的标准化答案:D21、下列研究方法哪种是古代没有的?A.测量评价法B.历史法C.观察法D.实验法答案:D22、现代教育评价产生于什么年代?A.18世纪前后B.19世纪前后C.20世纪前后D.20世纪40年代前后答案:D23、下列途径哪个不是选择研究问题的途径?A.从有关理论中演绎研究问题B.从教育实际中发现问题C.从现在研究中发现问题D.从过去研究中发现问题答案:C24、美国坎贝尔与斯坦利:《实验与准实验研究设计》一书发表于A.1930年B.1963年C.1976年D.1982年答案:B25、观察研究法在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应用的高峰期大约在20世纪()A.20年代B.30年代C.40年代D.50年代答案:B26、“目标体系”的设计会直接影响问卷资料的效度。答案:正确27、Z检验适用于大样本答案:正确28、操作性定义是参照概念上或假设上的标准来界定研究变量或重要名词的意义答案:错误29、将“动机”界定为“激发一个人去行动或抑制一个人的行动的主观原因”,这种定义方法属于概念性定义。()答案:正确30、静态评价是指对于评价对象的发展状态的评价。答案:错误31、从总体中选择一部分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称为个别调查。答案:错误32、结构性观察是一种无计划的观察。答案:错误33、在坎贝尔和斯坦利的教育实验设计模式中,用O表示实验变量。()答案:错误34、理想是一种社会学变量。()答案:错误35、思辨法产生于现代社会答案:错误36、定性分析的根本方法是数学方法答案:错误37、衡量考试质量的常用指标是:信度、效度。答案:错误38、问卷的题目适合为好。答案:正确39、问题就是已经解决的假设答案:错误40、矛盾分析法是一种定性分析方法答案:正确41、效度是测量的稳定性和有效性程度。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