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中外对孔子的评价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天将以夫子为木铎。天下第一人。孔子是一位伟大的教育家。他创办私学,提出“有教无类”的口号,在古代率先打破“学在官府”的贵族垄断文化格局,提倡在平民阶层中普及文化教育,而且身体力行。孔门师生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一时成为显学,形成了中国古代的第一个学派的‘儒家'。儒家思想经历朝历代演变,对中国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颜渊(孔子门生)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论语.子罕》)子贡(孔子弟子)*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论语.子张》)宰我(孔子弟子)以予观于夫子,贤于尧、舜远矣。(《孟子.公孙丑上》)孟子(战国思想家)自有生以来,未有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荀子(战国思想家)彼大儒者,虽隐于穷阎漏屋,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用百里之地,而千里之国莫能与之争雄,笞棰暴国,齐一天下,而莫能倾也,是大儒之征也天不能死,地不能埋,桀、跖之世不能污,非大儒之能立,仲尼、子弓是也(《荀子.儒效》)司马迁(汉代:历史学家,文学家)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韩婴(汉代韩诗学创始人)孔子抱圣人之心,彷徨乎道德之域,逍遥于无形之乡,倚于理,观人性,明始终,知得失,故兴仁义...(《韩诗外传.卷五》)王充(汉代思想家,文学理论家)孔子道德之祖,诸子之中最卓者也。(《论衡.本性篇》)弥衡(汉代学者)受至精,纯粹睿哲。(《艺文类聚卷二十.后汉弥衡》(鲁夫子碑))陆机(晋代文学家)孔子睿圣,配于弘道,风扇玄流,思探神宝,明发怀周,兴言谟志,灵魂有行,言观苍昊,清歌先诫,丹书有造。(《陆机集卷九.孔子赞》)唐太宗(李世民)朕今所好者,惟有尧舜之道,周孔之教。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贞观政要》)杨炯(唐朝诗人)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悬像著明,莫大乎日月,备物致用,莫大乎圣人,(《杨炯集.卷四》)宋真宗(赵恒)立言不朽,垂教无疆,昭然令德,伟哉素王。人伦之表,帝道纲,...(《阙里文献考.卷三十八》)程颢(宋代哲学家)至如孔子同,道如日月之明。(《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卷一》)朱熹(宋代理学家)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朱子语类.卷九十三》)明宪宗(朱见深)孔子之道之天下,如布帛粟菽,民生日用不可暂缺。(《御制重修孔子庙碑》)陈献章(明代学者)惟我先圣孔子,道高如天,德厚如地,教化无穷如四时。(《际献章集卷一.襄阳府先圣庙记》)王守仁(明代哲学家、教育家)吾夫子之道始之于存养慎独之微,而终于化育参赞之;行之于日用常行之间,之于国家天下之远。(《王文成公全书天于.卷三十一》)清圣祖(康熙皇帝)至圣之道与日月并行,与天地同运,万世帝王咸所师法,逮公卿士庶罔不率也。(《康熙起居注.二十三年十一月十八日》)康有为(近代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领袖)唯我孔子大中至正,独重人道。(《济南万国道德会演说》)梁启超(近代资产阶级改良主义者)孔子在人格,在平淡无奇中现出他的伟大,其不可不及处在此,其可学处亦在此。(《世界伟人传第一篇.孔子》)钱文选(近代学者)中华之文明,实基于孔子之道德孔子这道,极为世人所崇拜,固有万古不灭的价值,即西方传教师,亦深信孔道可驾乎近代一切宗教而上之。以世界之眼光观之,可断定虽历千百年后,孔子伦理仍当保存,苟或轻蔑叛离,则中国文化早已扫地无余矣(《士清全集.孔子伦理与万国修身大会之关系》)孙中山(近代民主主义革命先驱.资产阶级革命家)二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便主张民权,孔子说: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便是主张民权的大同世界。(《孙中山选集》)蔡元培(近代民主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