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检讨书2篇我的老师:您睡觉啦吧。。可是您的学生我却还要在桌子钱边和我的检查亲密接触。。。。。。不就是作业没有写全。。可是您却让您的学生我写一千的检讨书。。呵呵,名也挺好听,呵呵检讨,其实就是凑数的废话连篇的浪费笔墨的检查,您真是浪费国家的资源,这么迟还要浪费国家的电力资源,还浪费我的水笔笔芯,我真的无语了。。。。。一次的作业没有写全,值得写一千。。。。。我就真的无语了。。。。。。我的感受就只有一百,您也看着办吧,。,。,。--。。您的学生亲笔我的大学检讨书这是一份检讨书,检讨我在大学时代的一些无故缺席行为。我对这些缺席行为耿耿于怀,并且直至现今仍要作出检讨是因为本人当时已是法律系的学生,却没有一点的权利观念,懵懂无知,与法律精神格格不入。那时的学生宿舍美称为公寓其实也就是一幢幢六、七层高灰头灰脸的楼宇罢了,一个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置四张双层床,住八个人。空间的拥挤不是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整座公寓只有一台电话机,而且是通过学校的电话总机进行接驳。那台唯一的电话机是老式的转盘电话机,得用小指头插进盘里顺时针地拨弄完号码才能将电话打出去。电话机就摆放在一楼的传达室里,每当外面有电话打进来,传达室的老大爷就向楼里头那个时好时坏的传音器使劲喊:某某某房,某某,电话。那天我风风火火地趿拉着拖鞋跑到一楼接上了电话。说了一会,冷不防电话里没头没脑的冒出一把妇女的声音:快点聊。奇怪,怎么回事。我问电话里的对方,对方说没听到妇女的声音,噢,可能是电话线出故障,窜线了,我想。不一会,刚才那把妇女的声音又响将起来:还没完。人家等着用电话哩。赶紧。很不耐烦的样子,我到底搞不懂今天的电话是怎么回事,心里局促不安,匆匆挂了电话。后来将此事告诉了同学,同学笑得人抑马第1页共4页翻:哈哈,那是学校电话总机的接线阿姨在跟你说话呢,她们都喜欢这样做,她们也有这个权力hellip;hellip;是吗。她们都喜欢这样做。真见鬼。我骂了一句,事情就这样子过去了,未放心上,完全没有意识到自己已被侵权了。到大学三年级时,学校购买了一套膳堂结算电子系统,膳堂里每一个营业窗口都安装一台电子付款终端,然后是每一个同学都得购买一张电子饭卡,学生自主存款入卡。每次购买饭菜时,只要用饭卡在营业窗口的电子终端刷一下,终端便会显示该饭卡的余额,然后由司膳员按数键盘从饭卡里扣除款项。此举大大方便了分秒必争的同学们,缩短了排队打饭的时间,但新的情况随之出现,当饭卡的余额低于十元钱时,每一次刷卡,电子系统便发出哔、哔、哔的声音,持续数秒的时间,此时周围的同学,不管相识不相识的都会自觉不自觉的发出一些哄笑,有时司膳员也会笑着说:同学,要快点去存钱咯。听不出同学们与司膳员的笑声和话言里是否含有嘲笑的意思,但使用饭卡的当事人却自然而然地有了尴尬的感觉。至少本人当时便每每有尴尬的强烈感觉,感觉自己的隐私暴露在众目睽睽之下。尴尬归尴尬,我亦无可奈何地习惯了哔声,仍未想到要向校方反应一下情况,要求改善一下系统的程序设置,放弃这种名为善意提醒,实则有损权利的哔声。作为法律系学生的我,权利意识再次缺席。毕业后不久便听说每个公寓里都分装了独立的电话机,不会再出现阿姨插话的事件了,但膳堂的哔声仍不时的伴随着善意的笑声此起彼落地响着。然而最能考验我的权利意识的并不是上述这两件事情。在我们上大学时,东北地区的高校普遍地一次性收取了四年的学杂费。临近毕业时,一些同学发现同城的其他几所大学都已按国务院、国家教委和国家财政部等单位的联合发文,将预收的学杂费兼利息退回给学生,但本校却不见丝毫的行动和表示。于是乎,同学们开始自发组织起来商讨此事,谋求向校方反映意见的方法。我的几位法律系同学负责查找法律依据,几经艰辛后,终于从旧报纸上复印到相关的部委文件,然后挨门挨户的将资料分发到每个宿舍里,以期能唤醒更多的同学参第2页共4页与到活动中来。在毕业生居住的6号楼前,经常聚集着一些同学在讨论此事,由于未能形成比较固定的领导机构,整个活动只好由几名比较活跃的同学主持着,然而工作却是有条不紊地进行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