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国培送教”第一次作业:阅读中的写作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春和静五中李静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2.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生动描写景物的写法。3.领略课文朴实清新、准确生动的语言特色。过程与方法:1.本文是篇美文,语言简洁明快,形象生动,有很强的节奏感,在声情并茂的读中创设欣赏氛围,让学生在美的意境中得到熏陶。2.课堂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比如选用语言实例赏析,体会关键词语的妙处和所抒发的情感,教师在疑难处给予指导点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深刻理解作者通过细致生动的描绘,来表现自己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未来,积极进取的生活态度。二、教学重点反复朗读,感受形象,体会情感。三、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抓住特点,多角度、按顺序生动描写景物的写法。四、教、学方法读一读想一想写一写点拨、示范法五.教学用具多媒体六.教时:两课时七:教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趣入题导语设计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唐代的杜甫写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韩愈在《初春小雨》中说"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1)作者简介:学生自己介绍简单了解作者。填空。朱自清,原名,字,号,江苏扬州人,现代散文家、、学者、。作品有诗集《》,诗文集《》,散文集《》《》,代表作有,等。(2)检查预习水涨(zhǎng)捉迷藏(cáng)酝酿(yùnniàng)应和(hè)笼(lǒng)着一层薄(bó)烟黄晕(yùn)蓑(suō)衣巢(cháo)二、活动一:初读文本,整体感知1.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问题。1.本文可以分为“”—“绘春”—“”三个部分。作者在“绘春”部分抓住了春天了具有代表性的事物来描绘了五幅图画分别是:春图、春图、春图、春图、迎春图。2.课文表达了作者对春天怎样的情感?三.活动二:朗读课文1朗读指导:本文的感情基调是充满喜悦和希望。朗读时基本语调应该轻柔、缓慢、自然,并以情带声,随课文思想内容与作者感情轨迹,读出抑扬顿挫,读出轻重缓急,读出作品的美感。2教师范读。3指名读、分组分段、齐读等多种朗读方式反复朗读,感受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语感,让学生深入到作品的情境中去,细心品味,入情入境。四: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2背诵前三段。第二课一:质疑互究1文章开头为何极写盼春的迫切?结尾赞春运用了哪三个比喻?有何作用?2赏析五幅图①作者是抓住春草什么特征来描绘春草图的?②作者描绘春花图,抓住了春花的什么特点?③作者是如何运用感觉器官来形象地描绘春风的?④春雨的特点是什么?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描绘春雨图的?3探究音乐美①找出文中的叠词,说说运用叠词的作用。②找出文中的排比句,说说运用排比的作用。二、生成问题探究。三、参照“春花图”,选取某个季节里的一个景物进行生动描绘。四、总结全文这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抓住春景的持点,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激励人们抓紧春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五、课堂拓展:你还能用别的比喻赞美春天吗?六、作业:寻找春天,仿照本文写景之法描绘家乡的春天,要求五百字左右。板书设计:春(一)盼春总括轮廓春草图(草报春)偷偷、钻、嫩、绿→生机勃勃春花图(花争春)闹、飞、开满、遍地→可爱调皮→有动有静有声有色有味(二)绘春微观描绘春风图(风唱春)触、听、嗅无形无味→有声有色有情有感春雨图(雨润春)迎春图(人迎春)(三)赞春三个比喻“美”(活泼生动)“新”(旺盛的生命力)“力”(健壮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