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典型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调研报告随着我国高XX县区的快速成长,国内出现了许多发展较好的高XX县区值得借鉴,本文调研分析了广州高XX县区、西安高XX县区、无锡高XX县区、武汉高XX县区、成都高XX县区等5个典型的园区。1.广州高XX县区——集聚效应带来的飞跃(1)园区概况广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于199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实行“一区多园”的管理体制,由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黄花岗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和南沙资讯园组成。2005年6月经国务院重新审核,广州高XX县区面积被确定为37.34平方公里,其中广州科学城20.24平方公里、天河科技园12.4平方公里、黄花岗科技园1.5平方公里、民营科技园0.7平方公里、南沙资讯园2.5平方公里。此外,广州国际生物岛是经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广州生物产业基地的核心基地,面积1.82平方公里,由XX市政府委托广州高XX县区管委会开发、建设与管理。广州高XX县区计划向国家科技部申请扩区,将生物岛纳入广州高XX县区规划范围之内。经过二十年的建设和发展,广州高XX县区紧紧围绕“四位一体”的目标定位,即高XX县区“要成为促进技术进步和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载体,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的服务平台,成为抢占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的指导思想,抓住机遇,精心运作,积极发展,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广州高XX县区的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日臻完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势头良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经济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态势,已成为科技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2)主要措施——“一区多园”体制优化发展格局在发挥优势、因地制宜、合理规划的思路下,按照“一区多园”规划,广州高XX县区由广州科学城、天河科技园、黄花第1页共12页岗科技园、民营科技园和南沙资讯园组成,总面积达到37.34平方公里。五个园区各具特色,形成了功能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空间布局形态,最终与XX市政府委托高XX县区管委会开发管理的广州国际生物岛,形成“五园一岛”的发展格局。其中,广州科学城是综合性核心园区,以规模化、高端化的研发和服务体系为发展重点,已建设成集研发、孵化、产业、商务、居住生活等一体化的综合高科技社区,成为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合作、抢占技术制高点的前沿阵地;天河科技园的目标是成为支撑珠三角地区软件和通信产业发展的创新平台;黄花岗科技园以信息服务业和文化创意产业支撑高XX县区的创新发展,成为引领珠三角文化创意产业发展龙头和文化创意产业新兴业态的源头;广州民营科技园,将建设成为区域民营科技企业的总部基地、民营科技企业孵化基地和抢占市场的前沿阵地;南沙资讯科技园已成为与港澳以及国际技术交流合作的重要桥梁与平台。——集聚效应驱动形成六大产业集群随着园区集聚效应的不断增强,广州高XX县区吸引了大批科技企业纷纷进驻,呈现出各类创新型企业加速集聚、快速发展的势头。不仅吸引到了微软、ibm、英特尔、索尼、松下、飞利浦、西门子等国际巨头,威创日新、京信通信、海格通信、粤晶高科等一批具备较强研发能力的本土民营科技企业蓬勃发展,四个国家级的生物产业研发中心及方欣科技、京华网络、华南资讯等一大批知名软件企业也应运而生。同时,诞生了迪森热能、粤首实业、广州华德等具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新能源行业领头企业,网易、神州数码、友邦资讯、漫友传媒、九州传媒等企业在快速成长,新材料、先进制造领域的企业也不断发展壮大。各具特色的创新型企业集聚,为广州高XX县区增添了更多的活力,使区内的高新技术产品达到近2000项,逐渐形成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先进制造、新能源及环保产业、知识密集型产业六大主导创新产业集群,先后荣获国家电子信息产业第2页共12页基地、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基地等称号,成为了引领整个珠三角高新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高端产业带来高速发展企业和产业的高水平集聚,带来的是广州高XX县区的快速发展。2008年,广州高XX县区实现营业总收入达1985.24亿元,比上年增长21.9%,实现工业总产值1421.06亿元,比上年增长17.1%.以每平方公里60多亿元的产出,创造了珠三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