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特点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公报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不断化解社会矛盾的持续过程。我们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头脑,居安思危,深刻认识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分析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发展。0这一论述表明,深刻认识和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是全党的一项重要历史任务,也是我们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前提。本文试图以和谐社会的建构为视角,聚焦分析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几个重要特征,探其利弊影响,旨在理性认识现阶段国情,积极做好相关理论研究和宣传工作。一、认识阶段性特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认识社会发展阶段及特征,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因为它是推动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是确定阶段性目标和任务的基本前提。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对社会发展阶段及特征的认识,并不断进行理论创新和发展目标的确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0、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决策,就是对当时我国国情正确判断和科学把握的结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又通过深化对中国现实国情的认识,做出了中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正确国情判断,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目标任务。在随后20多年的改革开放实践中,我们党不断根据国情的变化,明确发展阶段及特征,及时进行理论创新和新的目标任务的确定。如党的十四大报告做出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0的国情判断,依据这一判断提出了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一阶段性战略任务。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5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6(以下简称5决定6),又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第1页共7页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及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任务,并明确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05决定6用四个深刻0,从宏观角度概括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决策和九大目标任务。可以说,党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理论观点及具体目标任务,都是依据我国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而提出的。由此可见,我们党每前进一步,都离不开对社会发展阶段及特征的认识。今天,我国正处在体制转轨、社会转型的时期。从时间跨度上看,是本世纪的头20年;从经济指标上来说,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发展阶段sup1;。在这一阶段,既面临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又面临一系列矛盾和问题。所谓战略机遇,是指我们已经积累了升级性发展所需的货币资本、基础设施、技术装备、人才队伍和管理经验,发展势头强劲而不可逆转。所谓矛盾和问题,是指社会成员的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升级,对民主政治权利的诉求强烈,居民的收入结构和各种经济关系发生剧变,居民收入、城乡和地区差距扩大,生态环境遭受破坏等。在此情况下,如果举措得当,将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平稳进步;如果举措不当、应对失误,就有可能导致经济徘徊不前甚至社会长期动荡ordm;。因此,正确认识和把握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认清现阶段的具体国情,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对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发展至关重要。这也是党中央提出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二、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所呈现的几个重要特征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5决定6将其明确表述为: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阶段性特征是什么呢。5决定6用四个深刻0给予了宏观性概括。这一概括,对我们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提供了清晰的宏观视角。笔者认为,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重要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