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才工作蓬勃发展成效显著党的十大以来,党中央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重大战略部署,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宏观指导,研究制定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工作机制,大力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全社会重视支持人才工作的氛围日渐浓厚,人才成长创业的环境逐步改善,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明显凸现。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党中央全面部署实施人才强国战略、落实党管人才原则,做出一系列战略决策,人才工作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新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胡锦涛、温家宝等领导同志作了重要讲话。会后下发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新的历史条件下人才工作的指导思想、根本任务和政策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我国人才工作的行动纲领。200年,人才强国战略作为专章,列入“十一五”规划纲要。200年,国务院制定了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对中国未来15年科学和技术的发展作出了全面规划。年1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了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作出了走自主创新道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提出用15年时间使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重大战略任务。年6月,胡锦涛同志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要建设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为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指明了方向。中央成立了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协调和整合各部门的工作力量,研究和解决人才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系列重大战略部署,切实加强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加大人才工作的力度,积极探索党管人才的有效途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人才工作新格局基本形成。人才资源开发的统筹谋划和宏观指导得到切实加强。中组部、人事部制定了《关于贯彻落实“十一五”规划纲要,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各地各部门也制定了人才工作中第1页共4页长期规划、“十一五”人才规划和人才发展战略,发布《人才资源状况》和“急需紧缺人才目录”等。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党管人才形成普遍共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人可以成才”的新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才工作已经成为全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人才资源能力建设不断加强,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进一步提高,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和支撑作用进一步发挥。各地各部门广泛开展大规模教育培训,加紧培养造就中高级领导干部、优秀企业家和各领域高级专家。据统计,从200年至今,全国参加各类脱产学习培训的党政干部约1600万人次、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约900万人次、专业技术人才约2600万人次。根据中央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技能人才工作的意见》,有关部门实施了“三年五十万新技师培养计划”,启动了“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新技师培养带动计划”。十六大以来,人才队伍总量不断增加,素质不断提高,结构进一步优化。围绕建设创新型国家,中央和各地各部门把培养和吸引创新型科技人才作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中之重,以国内外科技前沿课题、国家战略项目、重点建设工程和重大产业攻关项目为载体,积极推进创新团队建设,努力培养德才兼备、国际一流的科技尖子人才和科技领军人物,相继实施了“百千万人才工程”、“优秀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工程”、“高层次创造性人才计划”和“百人计划”等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同时,进一步加大吸引海外高层次人才工作力度,通过实施“春晖计划”和“创新团队国际合作伙伴计划”,建设留学人员创业园、“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为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回国工作开辟“绿色通道”,鼓励支持优秀留学人员回国工作或以多种方式为国服务。据统计,到200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约106.7万人,学成回国人员近27.5万人。200年至200年引进外国和港澳台专家约134.2万人次。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农村实用人才开发。中央下发了《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第2页共4页有关部门开展“三支一扶”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