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电△陕西宝鸡中学2010—2011学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说明:1.本试卷分III两卷,第I卷的答案按照A、B卷的要求涂到答题卡上,第I卷不交;2.全卷共二大题29小题,满分100分,100分钟完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Mg:24C:12O:16S:32Cl:35.5Br:80Na:23Al:27K:39Fe:56Cu:64Ag:108第I卷(共46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3小题,每小题2分,共4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能用H++OH-=H2O来表示的是A.澄清石灰水和稀硝酸反应B.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C.Ba(OH)2溶液滴入稀硫酸中D.二氧化碳通入澄清石灰水中2.在强酸性溶液中,下列各组离子能大量共存的是A.Na+K+OH-Cl-B.Na+Ba2+NO3-SO42-C.K+Na+HCO3-NO3-D.Mg2+Na+SO42-Cl-A,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NA个SO3分子的体积约为18g的Na2SO4溶液中含有3NA个离子D.22gCO2NA4.下列反应中,HCl既表现出酸性又表现出还原性的是A.Zn+2HCl=ZnCl2+H2↑B.2HCl====H2↑+Cl2↑C.MnO2+4HCl====MnCl2+Cl2↑+2H2OD.HCl+AgNO3===AgCl↓+HNO35.下列物质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A.NaOHB.KClC.H2OD.H26.下图各装置中,溶液均为稀硫酸,不能构成原电池的是2SO4反应制取氢气时,下列措施不能使氢气生成速率加大的是2SO4改用98%的浓H2SO44溶液D.不用铁片,改用铁粉8.饱和氯水长期放置后,下列微粒在溶液中不减少的是A.HClOB.Cl2C.ClD.ClO9.研究有机物一般经过以下几个基本步骤:分离、提纯→确定实验式→确定分子式→确定结构式,以下用于研究有机物的方法错误的是A.蒸馏常用于分离提纯液态有机混合物B.燃烧法是研究确定有机物成分的有效方法C.核磁共振氢谱通常用于分析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D.对有机物分子红外光谱图的研究有助于确定有机物分子中的官能团10.按碳骨架分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H3CH(CH3)2属于链状化合物B.属于芳香族化合物C.属于脂环化合物D.属于芳香烃11.在有机物中引入羟基的反应类型可能是①取代反应②加成反应③消去反应④酯化反应⑤还原反应A.①②③B.①④⑤C.①②⑤D.①②④12.只用一种试剂就能鉴别AgNO3溶液、乙醇溶液、苯酚溶液、烧碱溶液、KSCN溶液,该试剂是A.溴水B.盐酸C.石蕊试液D.氯化铁溶液13.下面四种变化中,有一种变化与其他三种变化类型不同的是A.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B.CH3CH2OHCH2=CH2↑+H2OC.CH4+Cl2CH3Cl+HClD.CH3CH2OH+HBrCH3CH2Br+H2O14.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后取出,铜片质量与加热前相同的是A.石灰水B.无水乙醇C.硝酸D.盐酸15.根据下列反应步骤,由2-丙醇转化为1,2—丙二醇(HOCH2—CH2OH—CH3)的正确的反应类型的顺序是A.消去―取代―加成B.取代―消去―加成C.消去―加成―水解D.水解―取代―取代16.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醛基的结构简式B.聚丙烯的结构简式C.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D.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17.下列化合物分子中的所有碳原子不可能处于同一平面的是:A.甲苯B.硝基苯C.2—甲基丙烷D.2—甲基丙烯18.“绿色化学”对化学反应提出了“原子经济性”(原子节约)的概念及要求。理想的“原子经济性”反应中,原料分子中的所有原子全部转变成所需产物,不产生副产物,实现零排放。以下反应中符合“原子经济性”的是A.苯乙烯在一定条件下制聚苯乙烯B.乙醇与浓硫酸共热制乙烯C.乙醇催化氧化制乙醛D.乙烷与氯气反应制氯乙烷19.有八种物质:①乙酸、②苯、③聚乙烯、④苯酚、⑤2-丁炔、⑥甲醛、⑦邻-二甲苯、⑧环己烯,既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又能与溴水反应使之褪色的是A.③④⑤⑧B.④⑤⑦⑧C.④⑤⑥⑧D.③④⑤⑦⑧20.在苯和它的衍生物中,由于侧链与苯环间的相互影响,从而使它们在性质上都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下列反应中不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是21.下列文字表述与反应方程式对应且正确的是A.溴乙烷中滴入AgNO3溶液检验其中的溴元素:Br-+Ag+==AgBr↓B.用醋酸除去水垢:CaCO3+2H+==Ca2++H2O+CO2↑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足量CO2:CO2+H2O+2C6H5O-2C6H5OH+CO32-D.实验室用液溴和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溴苯: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