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发展工业情况的调查一、工业经济发展态势(一)工业体系初步形成。"十五"以来,xx市立足市情,确定了绿色产业的发展战略,坚持走“药、水、游”的产业发展之路。已形成了以系列xx丝绸、秦巴医药、富硒食品、金州矿产和汉江水电等为主的工业体系。(二)工业发展为财源建设注入了活力。规模以上企业中,税收超千万元的9户,500-1000万元的10户,100-500万元的52户,100万元以下的104户,实现利税45428万元,工业经济效益的提高,为壮大地方财政实力做出了贡献。(三)工业发展为劳动力培训就业提供了场所和岗位。据统计,xx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从业人员达到23063人,有部分民营企业积极参与城乡劳动力就业培训,提供师资和实习场所,积极为企业培养工业技术人才,支持城乡经济共同发展。二、困难和问题近年来,xx市工业经济虽然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工业经济总量偏小、运行质量不高、经济效益不好,存在着"小、低、难、少、短、散"等困难和问题,加强项目建设、促进工业发展的任务还非常艰巨。(一)"小",即。企业规模小,数量少。XX县区175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主营业务收入1亿元以上的仅有8户,5000万元-1亿元的11户,1000-5000万元的70户,1000万元以下的86户。整个工业企业数量与业务收入在全省排名靠后,经济实力弱;且企业发展受资源限制后劲不足。(二)"低",即。工业化水平低,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全市工业增加值仅占gdp总量的19.1%,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中重工业占68.9%,以原材料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结构特征较为单一,工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三)"难",即。融资难,投入不足。目前安康工业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较大,由于资金的困惑,导致有的项目无法及时上马,失去商机;有的项目一拖再拖,难以按期建成投产;有的企业因无力实施技改项目和新产品开发,生产的产品成本高、第1页共4页技术含量低、竞争能力弱;有的技改项目竣工后,因流动资金缺乏不能正常生产,产品更新换代始终迈不开步伐,资金制约成为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四)"少",即。科技人才少,管理滞后。目前,工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所占比重小,且技术人才流失严重,懂技术、善营销、会管理、素质高的企业人才十分缺乏,远远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据了解,近五年来XX县区工作的工科院校本科生大部分进入行政事业单位工作,选择企业创业的很少。由于没有一套吸引、培养人才的优惠政策,使工业企业人才断档匮乏,劳动生产率低、管理滞后、产品成本高、科技含量低、竞争能力弱。(五)"短",即。产业链短,科技含量低。新产品开发跟不上,大量的优质资源得不到很好的利用,例如XX县区的杜仲、黄连、天麻等优质药材没有进行深加工,仅仅在出售药材,黄姜的开发也仅停留在原料上,由于技术落后,科技含量低,提取率低,原材料损失大,污染严重。(六)"散",即。工业布局分散,没有体现产业特点和区域优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为54.73亿元,中、省和市属工业产值就达24.18亿,其余30.55亿元分散于一区九县。这种过于分散的工业布点,不利于工业资源的综合利用,不利于工业资本效率的提高。更为突出的是,过于分散的工业布点,必然造成工业企业规模效益难以发挥、工业企业形成不了品牌优势,从而缺乏市场竞争力。三、思路和重点(一)抓好产业配套,延长矿业链条。要把铅锌汞锑生产加工作为XX县区的工业支柱产业抓好做强。目前,国内外铅锌汞锑产品市场需求两旺,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要抓住这一发展有利时机,想法设法引进发展一批矿产业配套企业和深加工项目,并在土地、能源配置、交通物流、产业配套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提前做好规划,提高产业园区度和企业竞争力,为矿业大发展提供平台。通过由小促大的发展,逐步完善产业体系,打造矿产业集群,实现核心企业加配套企业加集群效应等于主导产业的链式经济结构。第2页共4页(二)立足地域优势,发展安康绿色中药产业。制药、加工企业要建立稳定可靠的gap基地,加强与科研院校、知名制药企业的合作,形成大中小企业优势互补的发展格局。(三)做强龙头企业,强力推动工业快速发展。把工业发展放在绿色产业突破发展的中心地位,从壮大绿色产业的龙头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