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小学迎端午,缅故人,扬传统主题班会活动目的:缅怀祖先,认识传统节日的由来和意义,强身健体,团结合作,弘扬民族文化。活动过程:一、知识小竞赛。1.端午节是哪一天?(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2.端午节的别称有哪些?(端阳节、重午节、午日节、五月节……)3.端午节的活开工程有哪些?(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悬挂菖蒲、艾草,佩香囊,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吃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二、介绍端午节的由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决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三、撮五彩线1.预备好各自的五彩线。2.同桌两人合作,把各自预备好的五彩线拿出来,待班主任喊“开始”,本人动手开始撮,同桌合作把各自的成果戴到手上,举手示意成功。限时2分钟。四、缝香包先由班主任讲解缝香包的要领和针法,然后同桌两人一组,班主任宣布“开始”后,再动手,同桌可以互相协助。时间为15分钟。竞赛完毕后,由班干部推选出5个制造的精巧的香包,制造人各自配戴本人的作品一块合影纪念。五、教师寄语。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风俗。但是,韩国已经提早申请了端午节为东南亚文化遗产保护,这可给了我们极大的警示:我们应该热爱我们的传统文化风俗,让它们代代相传!平安教育要点——防震教育所谓地震,简单说确实是地动,即地球外表的振动。假设地震降临,应英勇地采取积极的自救自护措施:1.疏散预备:假设在地震前按照预告得到疏散的命令,不管在什么地点,都应该服从当地领导,教师或家长的指挥,井然有序地向开阔地带撤离。2.室内避藏。地震发生时假设人在家中,应沉着平复、就地隐蔽。明智的做法是隐藏在结实的家具底下。或躲到空旷房间,特别是卫生间的墙角。3.室外避藏。地震发生时人假设在户外,应迅速远离高大建筑物、树木、桥梁、电线杆等,跑向空旷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