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小微企业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按照县政协20XX年工作要点安排,县政协组织对我县小微企业发展情况开展了专题调研。总体来看,我县小微企业在吸纳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但由于受经济运行内、外部复杂形势的影响,当前小微企业的发展面临着不可忽视的困难和问题。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家庭作坊式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具有创业成本低、产权集中度高、吸纳就业能力强、发展见效快的特点。截至20XX年底,我县小微企业共有16542家,从业人员37722人。通过调研发现,我县小微企业的发展呈现出“五多五少”的格局:从行业分布来看,农林牧渔、商贸服务型企业多、加工型企业少。商贸服务型企业约占全县小微企业总数的70%,增长最快;在招商项目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农业种植、畜禽养殖类小微企业逐步增多,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占总数的4%;加工型企业增长较慢,仅占总数的2.5%。在416家加工型的小微企业中,板栗加工企业有53家,金银花加工企业14家,采矿业19家。从经营管理来看,粗放型企业多,集约型企业少。绝大多数小微企业生产的是技术含量低、进行简单加工的“大路货”,从事新产品研发的生产企业仅有7家,大部分业主守摊子、求稳当的思想居上,缺乏专业经理从事管理,缺乏精细化的管理和精细化的产品。加上受地域环境、资源条件制约,罗田小微企业“两头在外”,生产要素相对分散,成本高、效益低,未实现经营的集团化、规模化。到目前为止,除板栗、药材的种植加工形成一定的行业优势外,其他小微企业尚未形成拳头产品。从投资主体来看,产权单一的企业多,吸收多元化投资的企业少。我县大部分小微企业投资主体单一,以家庭自有自筹资金为主,“父子店”、“夫妻店”成为我县小微企业的主体,第1页共5页原始资本少,资本积累慢;股份合作制企业少,且合股企业中以原始股为主,在经营过程中很少吸收资本、技术、资源等充实股份。从发展层次来看,生存型企业多,发展型企业少。我县小微企业多数处于产业发展链的下游,人才、资金、技术等主要发展要素匮乏,长期打数量战和价格战,在薄利多销中求生存,在产业链条的低端赚小钱、辛苦钱。以建筑行业为例,我县建筑行业从业群体大,企业个数少,上资质、进规模企业更少,其中有建筑资质的企业仅13家,企业竞争力小,县内工程大量被县外大企业揽走,本地工人面临工作量不足、人均收入低的处境。从社会贡献来看,企业总数多,社会贡献少。我国小微企业占实有企业数的99%,提供了80%以上的就业岗位,上缴税收占全国企业的50%以上。从我县情况来看,小微企业占全县实有企业数的95%以上,创税4423万元,占全县税收的25%,仅解决10%左右的劳动力就业。二、制约小微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一)最需要的是重视。不少人认为小微企业贡献不大,可以不闻不问,以致轻视小微企业发展,放任其自生自灭,漠视小微企业的创业热情和发展欲望。其实,对县域经济而言,小微企业是一支不可忽视的“生力军”。而我们对小微企业发展的重视不足,政策研究不深,对小微企业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不透,对已有的鼓励投资创业的优惠政策和措施停留在文件上、会议上、口头上,没有落到实处。小微企业在扩大生产、改革创新方面获得的支持不够,导致其信心不足、全社会创业氛围不浓、县域经济的活力不足。(二)最困难的是融资。融资困难是制约我县小微企业发展最大的瓶颈,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融资慢。银行办理借款门槛高、环节多、周期长,无法解决小微企业的燃眉之急。二是融资贵。在得不到银行及时“输血”的情况下,有的小微企业在“火烧眉毛”迫不得已时,借月息高达2.5%-3.5%的高利贷,加大了融资成本。三是融资少。截至20XX年底,我县银行存款额为123.6亿,贷款额为43.2亿,其中小微企业贷款不第2页共5页到25%。除商业银行之外,目前能够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和担保的政策性担保机构只有xx县中小企业担保公司。(三)最盼望的是服务。职能部门对小微企业监管处罚的多,支持服务的少。小微企业在成长期不仅需要政府的政策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