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乡管理局年度先进典型材料今年以来,XX县区城管局紧紧围绕“建设中国最美乡村,打造世界最大文化生态大公园”的目标,大力落实国务院、省市主管部门XX县区委、县政府确定的重点工作,坚持以整治促规范、以执法促管理,切实解决好城乡居民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使得各项工作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为保障婺源山水文化旅游城市的市容面貌做出了积极贡献。城管大队编制数从56名调整到87名,为XX县区人口的万分之9.405,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5平米,生活垃圾处理率达100%,成立了路灯管理、渣土管理、节水管理机构,不断提高环卫工人工资待遇,完善环卫设施。城乡管理各项工作得到了当地县委、县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市民的普遍认同。一、实施“三级联动”防控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管理,保障城乡规划建设有序发展。为加强和推进城乡一体化管理,切实保障和维护城乡规划建设健康有序,今年2月经过对全县18个乡镇,172个行政村建设现状进行实地勘查,XX县区城管局开始将“三级联动”防控违法用地、违章建设管理工作全面推向城乡。按照县直机关、乡镇政府、村(居)委会三级联动管理体系提出的“管理重心下移,管理责任前移”和“属地管理,条块结合”的要求,开展控违工作。一是健全制度机构。结合城、乡、村建设现状和管理要求,制定了“三级联动”防控工作方案,方案制度健全、主体明确、措施细化,可操作性强。方案推行后,各级监管责任单位组织了广泛宣传,确定了行政区域监管主体与责任人员,以及相应的奖惩措施。二是落实督查责任。婺源城管局局分别于6月、9月协调监察、国土、规划、广电等职能部门,采取定期、不定期,定点和随机抽查等方式对各乡镇落实台账登记、零报告制度和监管防控等情况进行督查,设置信息平台,编发工作简报,通报工作动态,解决工作问题,部署工作要求。三是严肃违章处罚。按照“早发现、早制止、违章建筑早拆除”的原则,自2月以来,城管等相关执法部门出动执法人员1500余人次,深入全县12个乡镇65个行政村,责令整改违法用地、违章建设行为160余例,查封违章第1页共3页施工现场20处,拆除违法建筑28处,拆违面积2110余平米。通过实施“三级联动”控违工作,实现了“两提高、两降低”,即:提高了城乡建房户的依法依程序建设意识XX县区乡村各级干部抓“控违”工作的责任意识,降低了查处违法违章建设行为的执法成本和违法用地违章建设发生率。二、全面实施“门前五包”责任制,改善XX县区卫生秩序。以推行“门前屋后五包”责任制和“星级文明卫生户”创建工作为抓手,进一步提高标准、明确责任、强化奖惩,有效发动和组织社会单位及市民参与城市市容环境管理,切实增强广大群众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维护市容环境的自律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XX县区街道的卫生、秩序、设施状况明显改善,不文明行为得到有效整治,各单位、社区、商户和广大市民文明卫生意识普遍增强,逐步形成全社会都能讲究卫生、遵守秩序、爱护设施,人人参与城市管理,自觉维护城市形象的良好氛围。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成立了局属各部门人员联合组成的“门前五包”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阶段工作内容、范围及时间,并把责任、路段落实到人。二是加大宣传、营造浓厚氛围。组织队员、执法车辆及聘请县老年腰鼓队上街宣传,挨家挨户发放倡议书,提高影响力和知晓度,并在县电视台、婺源网、婺源报等媒体登载“公告”、“倡议书”、宣传车等向广大市民宣传“门前五包”工作内容及意义,动员广大市民积极支持共同参与“门前五包”工作,营造“城市是我家、管理靠大家”和“人民城市人民管、管好城市为人民”的良好氛围,增强市民的城市主人翁意识。三是签订责任书,落实责任制。分成5个工作小组,上户与XX县区14条路段商户签订责任书。签订“门前五包”责任书4000余份,在前期的宣传发动、教育引导的基础上,对个别区域路段商户无视城市管理要求者,从8月27日起,在县电视台配合下,组织执法人员对茶乡东路、东门桥头及金牛批发部等区域路段商家店主的违规经营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对违规行为予以公开曝光。四是全面整治,提高意识。清除店门口乱挂横幅195条、清理占道经营210余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