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2024年我在北大的演讲稿VIP免费

2024年我在北大的演讲稿_第1页
1/15
2024年我在北大的演讲稿_第2页
2/15
我在北大的演讲稿百年兴儒,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各位老师、同学们、朋友们:首先,感谢北大和北大学生会给我提供的这个宝贵机会以及无私的帮助。感谢在座的各位朋友、老师对我的关注。我是一个来自东北农村,没有文凭、没有社会地位、经济地位的‘三无人员',这样的机会对我来说是非常难得的,也是非常宝贵的,所以,我一定要珍惜它,对得起社会所有关心我的朋友们,对得起在座的各位。今天,我首先要向大家讲的是我最近两年来,一直在反复考虑的一个文化构想,百年兴儒的战略构想。这个目标很大,也许在很多人眼里是不现实的,但我不这样看,我希望每个人能站在历史的高度看待这个问题。上个世纪初,李大钊、陈独秀、胡适等中国民主主义知识分子掀起了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历史意义,我们每个人都清楚,所以,我也不再多说。新文化运动中国社会处在最黑暗思想最愚昧的历史时期诞生的。它的胜利,说明了一个社会要想持续地向前发展就必须要有先进的文化理念做指引,没有强大的先进的文化理念,一个社会是无法前进的。人类社会的历史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早在五千多年前尧舜禹时期,中国便初步形成了执政为民的政治文化理念。《论语》中记载,尧在禅让的时候对他的接班人舜说‘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穷困,天禄永终。'上天把治理国家的使命交给你,那么,你一定要诚实地执行中道原则,实现百姓的富裕,如果百姓穷困,那么,你的使命也就终结了。舜在禅让的时候,也这样对禹说。商汤也曾说过‘朕躬有罪,无以万方;万方有罪,罪在朕躬。'说,我一个人有过错,请上天惩罚我自己,不要惩罚我的百姓;百姓有过错,责任不在他们,而是自己没有管理教化好。实际上这就是执政为民的精神体现。周朝时,中国文化更加繁盛。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公平自由的登上历史舞台,极大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内涵,为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也正是有强大的先进的文第1页共15页化,中华民族的上古先民门才开创了璀璨的人类文明,让中国成为名副其实的文明古国。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治世理念的统一,这也使中华民族实现了历史上的第一次鼎盛。反观西欧国家的封建历史,虽然短暂的,却很失败,称为黑暗的中世纪。失败的根本原因不在制度上,而是文化上。中世纪的欧洲,教会的权力是至高无上的,神权思想控制着整个社会,不允许百姓质疑和反抗。神权的钳制和愚弄,让人民的思想被愚昧,智慧被蒙蔽,这样的民族,自然要失去创造历史的动力。一个社会要改变落后局面,首先不是从经济上,也不是制度上,而是从文化理念上。所以,要打破欧洲中世纪的黑暗,需要文艺复兴运动,要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貌,建设一个崭新中国,需要新文化运动。文化是为推动社会的前进服务的,这是文化的根本目的。对一个国家而言,无论何种社会制度,只有确立统一、先进、强大的治世理念,才能保证国家的统一、先进和强大。做不到这一点,这个国家是不会强大起来的。历史的成功经验证明:社会主流思想的高度统一和儒学思想的强大力量是中华民族创造辉煌的瑰宝。民族要复兴,首先民族文化一定要复兴,要历史地实现现代化回归,这是毋庸臵疑的大前提。这个文化理念依旧是以儒学为基础的民族传统文化理念,也只有这个理念才是唯一正确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只要我们正确解读《论语》,我们就一定会得出这样的结论:儒学思想是唯物主义方法论,它是科学进步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发展观。这样的特性决定了它在当前社会,也同样是具有重要意义的。儒学思想把人的素质作为社会发展的第一因,通过不断学习来追求进步;把社会责任放在第一位,以仁爱利他为做人的出发点。以中庸为方法,追求和谐为目标,实现事物的整体进步。任何一种思想理念都必须要适应历史发展需要,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给社会以现实的智慧的指引,如果做不到这一点,这种思想理念就要被时代所抛弃,也自然要失去价值。儒学思想也是如此。第2页共15页唯物主义在当代如果不融入人文思想以便更适应时代,传统民族文化回归也一定要用唯物主义进行科学定义才更具有现实意义,所以,...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2024年我在北大的演讲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