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主题班会活动方案:垃圾桶的苦恼一、活动主题:垃圾桶的苦恼二、活动的对象:中学高一学生三、活动时间:11月四、活动地点:教室五活动背景每天早餐后,我常会看到教室后面墙角那个垃圾桶里有白白的馒头、金黄色的包点……尽管我反复强调,但是垃圾桶仍被学生吃剩的食物塞得满满的,浪费的现象十分严峻。这个班的学生平常出手阔绰,根本不把浪费当回事,假设不从源头上,从学生的思想行动上想方法改变这股不良风气,那么浪费的现象将会愈演愈烈。六、设计理念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和人本主义理论指导设计。该理论倡导在教师指导下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学习,也确实是说,既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又不无视教师的指导作用,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协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因此,此次主题班会采纳了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方式来进展,以学生为主体,由学生做主,让学生在主动中成长。七、活动目的:让同学们从思想到行动上真正地珍惜粮食、养成节省节约的良好习惯。八、活动的方式通过情景设置,调查分析,看史料,读诗歌,分享感受等方式进展。九、活动预备1、设计调查征询卷并于课前发放无记名式征询卷调查。2、搜集相关的史料和诗歌。3、录制旁白。4、预备多媒体课件。十、教学过程1、垃圾桶的苦恼(3分钟)教师导入:师:最近我们班后面的垃圾桶遇到了一些苦恼,我们来听一听它的苦恼是什么。(PPT展示装满了垃圾的垃圾桶的图片,伴以相应的旁白和文字说明。)垃圾桶的自述:大家好!我的名字叫小胖。我是一名勤劳的环卫人员。多年来,我不断秉持为人民群众效劳的理念,坚守我的岗位,搜集垃圾。同学们也对我特别好,有什么“好东西”都分我一杯羹。一开始,我特别欢乐。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特别是我身材的走样,我特别苦恼也特别痛心。2、苦恼溯源(20分钟)①填一填:师:为什么垃圾桶会苦恼呢?为什么会痛心呢?为了找出答案,我专门制造了一份调查征询卷。现在我们来寻找它苦恼的根源吧!首先,让我们完成这个调查征询卷。(发放、回收调查征询卷)调查征询卷----我向桶里“奉献”了什么?说明:请按照今天各自对垃圾桶的“奉献”,填写下表。例如:小明今天向垃圾桶“奉献”了三分之一个面包(即吃剩三分之一个面包),其单价为3元,那么他就给垃圾桶“奉献”了1/3*3=1(元),以此类推。本卷采取不记名方式,请同学们如实填写。名称单价(元)数量总价(元)面包馒头饮料饼干其他(元)总消费额(元)②算一算:师:现在,请两位同学上台统计调查征询卷的数据。(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班级一天、一个星期、一个月、一个学期、一个学年浪费多少钱的粮食,以到达震撼心灵的效果)③说一说:请学生谈一下看到以上数据的感受。④读一读:为了加深学生的思想感悟,我决定和他们分享以下的材料。材料一:汉初,接秦之敝,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谨。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高祖乃令民得卖子,就食蜀、汉。天下既定,民亡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同一颜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材料二:悯农李绅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3、游戏环节(7分钟)师:如此我们明白了粮食短缺的可怕和粮食来之不易。现在,同学都领略到了小胖为什么会痛心了吧?那我们为它开个减肥的处方,让它苗条起来吧!游戏规则:鼓声响起时,同学们开始按座位顺序传花。鼓声停顿时,花落在哪位同学手上,那位同学就要为我们的小胖开个减肥的处方。现在开始。(略)4、学以致用----变废为宝(7分钟)(设计意图:让同学们从行动上真正地养成节省节约的良好习惯。)5、作业:请同学回去访征询经历过1959年到1961年三年大饥饿的前辈,理解当时人的生活情况,及其对前辈们养成节省节约的习惯的阻碍。最后将其用小纸条写下来,贴在班级宣传栏上分享。6、小结(3分钟)师:同学们!通过本次班会课,想必大家的心灵一定遭到强烈的震撼!事实上,节约是一种习惯,是我们生活、学习的一部分;节约是一种对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对自然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