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主题班会:一颗感恩的心一.主题现在的小孩多为独生子女,父母亲太过于溺爱他们,认为小孩还小,凡事替小孩包办,好吃的省着,好用的留着,关于小孩他们总是无条件的给予,却特别少有家长想到要培养小孩的报答认识,从而养成了对现有的条件不珍惜,只顾一味地索取,不知感谢和报答。如此的环境下长大的小孩他们已习以为常,把一切都看作是理所因此的,怎能学会感恩?现在谈到父母的爱,都认为是无私的,不图报答的,都持一种讴歌的态度,事实上可能错了,我们是不是有意或无意淡化了报答认识?甚至有些家长说,我们两个有劳保,今后不要小孩负担,不要她报答什么,尽管说的可能是事实,但却淡化了子女的报答认识教育,没有使其养成感恩认识,如此的小孩是不会对本人的行为负责任的。因此有许多学生对家长的辛劳没有感受,对老师的苦口婆心的教育置假设罔闻,因此有时我们的许多教育显得无奈而力不从心。二.班会目的:1.使学生理解亲情,感悟亲情,理解亲情,学会感恩。2.丰富学生的生活和情感积累,激发学生的亲情认识,由己及人,培养对亲人,对别人,进而对祖国的感情。3.让学生明白生命不是他一人所有,世界上的任何一件东西也不属于他个人,请珍惜生命,请珍惜所拥有的一切,请珍惜别人努力和付出,请常常报有一颗感恩的心。三.活动过程:(班会正式开始前播放音乐《明白你》主持人在音乐声中入场)1.主持人开始白:甲:一曲《明白你》把我们带到母亲四周,带到母亲暖暖的友谊中。乙:人生在世,谁无父母,谁没有沐浴过父母的养育之恩。从呱呱坠地,学会走路,学会说话,到长大成人,成家立业,谁不能离开父母的呵护,教诲,阻碍和扶持?甲:子女的一个个足迹,哪一个不印记着父母的深深友谊;子女的一步步成长,哪一步不浸透着父母的殷殷心血?乙:父母养育子女,并不仅仅是为了传宗接代,连续生命,而是更多的给予了上代对下一代的神情厚望甲:父母对子女的感情是人世间最真诚,最无私,最深沉,最崇高的感情。为人子女者,你读明白这份感情了吗?你读明白这份希望了吗?先请欣赏配乐散文:《奇迹的名字叫父亲》配乐散文:《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甲:有一个朴素但伟大的名字叫父亲。乙:有一种朴实但真诚的情感叫父爱。甲:他用沾满泥巴的双脚位女开采一条平坦开阔的路。乙:他用粗糙干裂的双手为儿女撑开一把遮风挡雨的伞。甲:父爱无言,却博大深沉。乙:父爱无语,却真诚长久。听后随感:甲:读一篇好文章如实甘甜的奶酪,越品越有滋味。乙:读一篇好文章如茵醇香的美酒,历久弥香。甲:好文章是圣洁的清泉,可以涤荡心灵。乙:好文章是睿智的大师,可以导航思想。甲:这篇《奇迹的名字叫父亲》让你的心动了吗?让你的情动了吗?(乙提示学生随意谈感受)生1:我们不断都说母爱是伟大的,但是父爱是深沉的,拿我来说平时的生活中更多的可能是妈妈的唠叨和叮嘱,但是我明白爸爸为家庭付出了特别多,他只是不擅长用语言表达出来。生2:小的时候要是我做错什么事情妈妈一般都是好好的说,但是爸爸有时候就会大发脾气,甚至会动手,我当时觉得特别气,但是现在我明白不管是苦口婆心的说,大声的骂,甚至是动手打,但是他们都是为了我们好。2.故事《种瓜得豆》:一个女孩在父母的呵护下从小学上初中考上重点大学读研究生读博士,可当父亲病了母亲需要与女儿商量如何给父亲治病的时候,女儿说‘我又不是医生,你跟我商量有什么用?’,当母亲让女儿把沾满了父亲口水的湿毛巾拿到厨房清洗的时候,女儿极不情愿的用两个手指小心翼翼的像拈着什么秽物。甲:这个小品能让大家想到什么?假设你是文章中的女儿,你会如何做呢?生3:这个女儿太让人气愤了,她根本没有体会到她之因此有今天,事实上在特别大程度上都是父母的功绩。她既然有了现在的成就,就应该更好的报答和感谢父母。生4:我曾经看到过一个农民父亲写给他读大学的儿子的一封信,信中就写到:现在的学校教育就没有良心教育吗?事实上学校是有如此教育我们的,但是我们的同学特别多人却没有好好的去体会这点。3.说出父母最让你感动的事生5:我小时候身体不好,老是生病,爸爸那个时候经常出差,因此每次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