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收发信管理规定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无线电通信、导航、雷达、广播、电视、控制以及其它电子设备日益增多。同时,城市中产生有害干扰的各种幅射电磁波的工业、科研、医疗、教学等非电信设备,如高频加热、输电配电、电子医疗、点火放电、家用电器等设备,数量多功率大,频带占用混乱。城市背景噪音电平提高,电磁环境污染严重,对无线电通信、广播电视的收听收看,和其它电子设备的安全运转、正常工作都造成危害。因此,合理划分城市无线电收发信区,不仅是无线电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城市总体规划和环境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保障*市各项建设事业的协调发展,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有关规定,市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在XX省无线电管理委员会的指导下,会同省市广播事业局、省市邮电局、市规划局等单位,依据中央广播事业局、邮电部、通信兵部一九五九年一月联合颁发的《划分大中城市无线电收发信区域和选择电台场地暂行规定》以及《*市总体规划》,本着尊重科学,结合实际,照顾现状,减少搬迁,全面规划,留有余地的原则,对一九五九年《*市无线电收发信区划分》进行了修改,重新提出了*市无线电收发信区划分方案。一、收信区1.七堡收信区七堡收信区距市区4.5公里(图上最近直线距离,下同),距西兴发信区7公里,距勾庄发信区11公里,区域封口线上各点为彭埠镇、幸福大队、洪家塘、头格大队、七堡镇,面积21平方公里。区域内地势平坦开阔,地质结构主要是填基土、粉土和粉砂土,有浅层地下水。该区多为稻田和蔬菜地,有农村居民点和少数社办工厂,没有大型工业设备,*至上海方向公路从区内通过。*市9路、23路公共汽车经该区,交通方便。2.留下收信区留下收信区距市区9公里,距勾庄发信区8公里,距西兴第1页共4页发信区13公里,区域封口线上各点为王家土斗、茅草山、杨家湖、姚家头、邱家桥,面积为24平方公里。区域内地势平坦开阔,除农村居民点外,多为稻田,没有其它工业设施和高大建筑。二、发信区1.勾庄发信区勾庄发信区距市区9公里,区域封口线上各点为西谢村、胜利大队、吴家桥大队、河口埭、林家兜、吴家滨,面积为25平方公里。现设有200广播发射台一座,市电信局集中发射台一座,地质结构为填基土、耕植土和亚粘土,有浅层地下水。区域内地势平坦开阔,该区多为农村居民点,除有少数社办工厂外,没有其它设施和高大建筑。为照顾该区工作条件,*市现规划的110千伏高压输电线路将不穿越该区。*市13路公共汽车经该区,交通方便。2.西兴发信区西兴发信区距市区4.5公里,区域封口线上各点为联庄、江边、七甲闸大队(图上名为协同大队)、西兴镇、曹家庄、嚷七房、章家里,面积15平方公里。该区北邻钱塘江,地势平坦开阔,除有少数社办工厂外,没有其它工业设施和高大建筑,*至萧山县的杭萧公路从区内通过。*市15路公共汽车经该区,交通方便。三、居民集中区城市居民集中的区域为居民集中区,东至秋涛路,南至凤山门,西至南山路、湖滨路、保。路折转教工路,北至文一路向东延伸,总面积约为36平方公里,人口密度约每公顷360人,现有无线电台站4座。四、缓冲区各收发信区之间,居民集中区和收发信区之间的区域为缓冲区。现设有无线电台站19座。*市无线电收发信区管理规定(暂行)(1983年7月5日*市人民政府发布)杭政〔1983〕140号文件第一条,根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大中城市无线电收发第2页共4页信区划分工作的有关规定,为合理布局无线电台站,科学地进行空间电磁分割,充分发挥无线电设备的效能和广大群众收听广播、收看电视,保障城市各项建设事业的协调发展,现结合*市无线电台站的分布及城市规划的情况,对一九五九年划定的无线电收发区进行了调整,并制定本规定。第二条,经调整,划七堡、留下二个收信区;勾庄、西兴二个发信区;东至秋涛路,南至风山门,西至南山路、湖滨路、保俶路、折转教工路,北至文一路地域为居民集中区;各区间为缓冲区。第三条,新建的各类中、短波电台以及今后设置卫星地面站,都应按本规定设在收发信区域内。目前已使用的各类固定台站的设置地点、发射功率等不符合规定的,只能维持现状,不得增大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