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高中主题班会:让生命之花怒放一、主题阐释生命教育古已有之。几千年前,古人已开始对本身生命价值进展追征询,今天,尤其是在近些年青青年自杀自残现象呈现上升趋势的背景下,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宝贵,进而学会珍爱生命更具有现实的积极意义。“让生命之花怒放”这一主题不仅表现为对生命的爱惜,更表现为对生命的尊重。要引导学生追求生命的质量,活出生命的价值。在此根底上,要引导学生以更加宽广的视野和更具人文的情怀来审视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的生命,要对一切生命怀有敬畏之心,尊重自然法则,让其他生命的生命之花也能得以尽情地绽放。本主题班会确实是试图通过“爱惜生命”、“尊重生命”、“敬畏生命”这条主线,引导学生考虑“让生命之花怒放”的内涵。二、班会预备(一)课前通过和学生的沟通,理解学生对“生命教育”这一主题的根本理解,把握学生现状。(二)按照学生实际,设计班会根本思路:情境导入——场景感染——启发诱导——合理升华——延伸拓展。(三)详细预备工作1.选择班上两名有朗读经历的学生预备诗朗读《小孩,快抓紧妈妈的手》。2.搜集相关文字、音乐和图片等素材,并做成PPT。3.预备迈克尔•杰克逊的经典MTV《地球之歌》三、班会目的(一)通过情景体验感受生命的脆弱,进而感悟生命的宝贵,学会爱惜生命。(二)引导学生考虑生命的价值,进而明白得什么是尊重生命,应该如何样尊重生命。(三)培养学生更宏大的生命观,要对这个星球上的其他生命心胸敬畏。四、设计理念在班会设计上,力避说教,注重情境设计,引导学生自然而然的缘境体悟,因情而感,再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和感染,使学生对“让生命之花怒放”的考虑水到渠成。五、班会流程(一)导入课前循环播放PPT《胡杨礼赞》,通过音乐、图片和文字说明,让学生领略胡杨精神,创设适宜的情景渲染本次班会的主题。由《胡杨礼赞》和学生本身的蓬勃朝气自然引出本次班会的标题“让生命之花怒放”。(二)第一部分:爱惜生命“生命之花”有哪些形态?首先通过PPT在愉快的背景音乐(大自然鸟鸣)中出示几张绽放活力的花朵图片,然后过渡到几张极富吸引力的可爱儿童的图片,以此引导学生直观形象的感受生命之花绽放的魅力。转换话题:怒放的生命之花因此美丽,但天灾人祸防不胜防,会让怒放的生命之花瞬间凋谢。PPT在伤感的背景音乐(《再见警察》)中出示两组图片:一组是获非洲新闻大奖的“前一天”主题系列图片,展示的是广岛原子弹爆炸、肯尼迪总统遇刺、美国911恐惧攻击、非洲索韦托骚乱等前一天的几个典型的温馨画面,使人在和凄惨现实的比照中感受人祸之害。另一组图片是2011年3月分别发生的云南盈江县5.8级地震和日本9.0级地震后的凄惨景象,让人于震撼中感受天灾之痛,进而引导学生体会生命的脆弱,生命之花的易逝,正所谓“我们经历着生活中突然降临的一切,毫无防备”(引自《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一书)。由地震图片,进而引出配乐(背景音乐为奇妙园的SongFromASecretGarden)诗朗读《小孩,快抓紧妈妈的手——为地震死去的小孩们而作》,在强大的感情冲击力面前,让学生更准确更深化的理解生命之花易逝的脆弱。此情此景,我们不能不感慨:活着真好。假设这些天堂里的小孩有知,他们该是如何眷恋这个美丽的世界。然而,活着的人又都明白珍惜这美妙的生命吗?PPT出示以下材料:材料一:从2011年2月26日到2011年3月21日,缺乏一个月时间内,惠州仅媒体报道的青青年自杀事件就接连发生了4起。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材料显示,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至少有100万人自杀未遂,在15-34岁的人群中,自杀成为首位死因。不少材料显示,近年来,我国青青年自杀率呈上升趋势。——东江时报(2011.4.12)材料二:近年全国各地青青年自杀自残的新闻屡见报端:河南一高三考生,高考成绩估分不理想,竟在家自杀,而高考成绩揭榜时,她的高考总分超过本科分数线33分;某中学的一位2010级新生,由于不习惯学校的治理制度,感受学习压力过大,跳楼自杀,经抢救无效死亡;成都市一个13岁青年因与父母就学习征询题发生争吵纵身跳下了7楼,完毕了生命;16岁学生陈某用亲人给的压岁钱长时间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