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教案——来宾祥和小学石丽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几分之一。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通过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学习分数的必要性,能正确地读写分数。2、能力目标:通过操作、观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发展思维,培养探究意识和创新意识。3、情感目标: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体验创造的快乐,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几分之一,初步建立起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能够借助具体的实例说一说分数的意义。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圆形、长方形、正方形纸片若干张,尺子、彩色笔。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师:今天我们年级的老师来我们班听课,大家高兴吗?她们更高兴,因她们知道我们三(2)班的同学是一群聪明活泼可爱的学生。你们愿意让老师们见识一下吗?师:那么,现在大家能帮老师解决一个问题么?——小宝贝为什么哭了?——在一个中秋节的聚会上,一位阿姨捧出一碟月饼,碟中有一个个的,有一块是四分之一的。阿姨就说,小宝贝比较小,让他先选吧!小宝贝在幼儿园学过了1、2、3、4,知道4比1大(多),于是就是要四分之一,阿姨把月饼按各自的要求将月饼分到每个小朋友的手中,这时小宝贝一看,就哇哇大哭起来,说:我得的最少。师:你们知道小宝贝为什么哭了?为什么说他的得的最少?【设计意图:通过这个发生在学生们生活中的有趣小故事,让学生初步接触四分之一这个概念,为下文引入课题作好铺垫。】(二)自主探究,认识分数1.师生互动,初现二分之一师:老师现在还有几个问题需要同学们帮忙解决。同学们可以帮老师这个忙吗?1师:老师要带同学们去郊游,同学们带了好多好吃的东西,因为大家带的东西不一样,于是有人提出:大家互相分享、品尝带来的食品,如何分?既能让每个同学都能吃到自己的食品,也能品尝其他同学的食品呢?师:这半个月饼,你打算怎么表示呢?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师:半个的数量该怎样说呢?(二分之一)师:互相说一说这半个月饼为什么可以用来表示。师:(1)多媒体演示月饼、圆圈和长方形被分割成一半。(2)教师演示:纸的一半[设计意图:通过平均分月饼、圆圈、长方形和一张纸的实际情景,让学生初步理解二分之一的实际含义。]2.例举身边能用二分之一表示的事物(1)讨论:四人小组说说身边能用二分之一表示的物品。(2)请小组代表汇报所讨论的问题。[通过例举身边的物品,如馒头、水果、面包、蛋糕等,进行“平均分”的实际操作,从而加深对几分之一的进一步理解。]那这半张纸,怎样表示呢?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个新朋友----分数(板书“分数”)3.学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师:关于分数,你们想知道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下面类似的问题:我们想知道什么叫分数?分数怎么写?分数怎么读?……[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对问题的提问,让学生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因为学生能提出他们自己不懂的问题,在上课时肯定比较专注老师对他所提问题的解答。这样整节课学生对学习保持浓厚的兴趣。](三)延伸拓展,认识分数师:同学们提的问题真多。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中的一部分----几分之一(板书课题)师:多媒体演示:那老师继续往下分,看看平均分成了几分?其中一份是多少?师:那老师继续往下分?又平均分成了几分?那其中的一份是多少?师:如果老师接着往下分,还可以出现几分之一?2师再次演示多媒体,使学生认识、……并指导这些数都是分数。师生小结:想、……这样的数都是分数。几分之一的意义是什么?——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几分之一。[设计意图: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上认识、理解、归纳了分数的意义,通过从直观到抽象把分数的意义牢记心中,进一步加强了对分数的巩固。](四)合作探究中升华(1分数的书写师:几分之一怎样写?书写应注意什么?怎么写呢?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小手跟老师一起写一写。——先画一条分数线表示平均分。在分数线下面写分母2,在分数上面写分子1。(2分数的读法师:几分之一怎样读?从下往上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