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主要内容。理解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2、学习本文描写和议论、抒情相结合的表达方式。3、联系生活,理解善待环境就是善待自己的道理,人人都应维护真、善、美的决心。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被称为“东方学大师”。季羡林:世人称其为“学界泰斗”、“一代宗师”,国内外公认的“东方学大师”。是我国著名文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精通英语、德语、梵语、吠陀语、巴利语、吐火罗语,还能阅读法语、俄语书籍。在语言学、文化学、历史学、佛教学、印度学和比较文学等方面卓有建树。感动印象: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感动印象:智者永,仁者寿,长者随心所欲,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曾经的红衣少年,如今的白发先生,留德十年寒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窗苦,牛棚杂忆密辛多,心有良知璞玉,笔下道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德文章。一介布衣,言有物,行有格,贫贱不移,荣辱不惊。荣辱不惊。颁奖词: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颁奖词:学问铸成大地的风景,他把心汇入传说,把心留在东方。传说,把心留在东方。--“感动中国--“感动中国20062006评委会”评委会”一生无数头衔,唯独喜欢“教授”这一生无数头衔,唯独喜欢“教授”这一称号。一称号。一生精通英、德、印等多种语言,唯一生精通英、德、印等多种语言,唯独热爱着祖国的文字。独热爱着祖国的文字。出生山东清平县,家境也十分清贫,出生山东清平县,家境也十分清贫,唯独满腹诗书之足。唯独满腹诗书之足。就读清华,博得“四剑客”之一的美就读清华,博得“四剑客”之一的美誉。誉。留学德国,二战的烽烟造就他成为东留学德国,二战的烽烟造就他成为东方语言大师。方语言大师。回归祖国,执教北大。回归祖国,执教北大。文革间挨斗受批受尽凌辱,可从未放文革间挨斗受批受尽凌辱,可从未放弃救世治学之道。弃救世治学之道。十年磨一剑,译成了印度人都惧怕的十年磨一剑,译成了印度人都惧怕的《罗摩衍那》。《罗摩衍那》。是他是他--------------大力的沟通了东西方文大力的沟通了东西方文化。化。是他是他--------------推动了东方文化的前进。推动了东方文化的前进。他就是一代宗师——季羡林他就是一代宗师——季羡林在季羡林先生95岁生日那天,国务院总理温家宝送来一盆枝繁叶茂的君子兰,向这位学贯中西、笔耕一生、在海内外享有盛誉的学者表示敬意。并风趣地对季老说:“您现在是红衣少年!”吊死鬼悲剧的发生是从文章的什么地方正式开始的?本文共三部分内容,请根据内容划分文章的段落。并理清作者的感情变化线索(同时解决文中生字词)。重点字词蜿(wān)蜒(yán)凄(qī)清(qīng)潋(liàn)艳(yàn)攀(pān)附(fù)浩(hào)劫(jié)诛(zhū)伐(fá)惆(chóu)怅(chàng)荆(jīng)棘(jí)虬(qiú)干(gàn)摇(yáo)曳(yè)悚(sǒng)然(rán)愚(yú)氓(méng)第一部分:幽径美景第二部分:藤萝之美第三部分:藤萝悲剧(1-6)(7-10)(11-16)情感变化线索自由朗读第一部分(1-6小节):❤这个部分主要讲什么?幽径:幽径的平常与不平常;幽径上的美景1-6:幽径之美❤读课文一二小节,找出“作者为什么说幽径很平常但又不平常?”❤读课文3-6小节,思考此处是怎样描写幽径美景的,又描写了怎样的幽径美景?先写了幽径的地理位置,是(),接下去用了()顺序描写山上和湖中的美景。第3小节后半部分写了山上()三个季节的景色,第4小节写湖中也就是荷塘,作者主要描写了荷塘()的景色,而第5小节则合写了()和()的()。怎样写美景?写了怎样的美景?一面傍湖,一面靠山时间春夏秋夏季山上湖中冬景(从课文3-5节找)❤第一部分(1-6小节)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课文主要是写古藤萝的,为什么不直接写藤萝,却用了6小节来描写幽径,把幽径写得很美?)提示根据上下文理解,分析第7小节第一句话幽径之美藤萝之美(铺垫)烘托☞侧面表现藤萝之美“在所有的这些神奇的东西中,给我印象最深、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