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人教版七年级《田忌赛马》_2学习目的: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明白得要擅长观察、擅长考虑才能想出好主意。4、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3——12自然段,从中领会擅长观察、擅长考虑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2、学习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教学难点:学生从孙膑献计中,领会到擅长观察擅长考虑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教具预备:多媒体投影机。多媒体课件。纸马。课型:阅读探究课。第一课时安排:1、理解课文内容,能用本人的话介绍两次赛马的通过。2、明白得要擅长观察、擅长考虑才能想出好主意的道理。(部分学生有更多启发)3、有感情朗读课文3—12自然段。能积累一些词语。第二课时安排: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2、学习本文按一定顺序写的表达方法。3、“动脑筋”故事交流会。[课前激趣]玩纸牌出示两组牌,红心10、8、4,草花9、7、3。上来的同学所以挑红心。同学先出结果老师总以2比1获胜。由此得出在战争中,在竞赛中,有时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关键看弱的一方能否掌握主动权。一、引入、提示目的★同学们,在我国古代战国时期,有一个国家叫齐国,当时齐国的贵族非常喜爱赛马,有一名大将叫田忌,他特别喜爱赛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历史故事。板书课题:提示:留意生字忌上面是本人的己。齐读课题。1、读了课题,你想明白什么?(田忌和谁赛马?赛了几场?如何赛的?结果怎么样?……)2、提示学习目的(出示,指名读):①理解课文内容,能用本人的话介绍田忌赛马的通过。②从田忌赛马这件事中得到一些启发。③有感情朗读课文。能积累一些词语。二、学习“两次赛马”部分(一)找出两次赛马的段落。1、有谁明白本文写了田忌几次赛马?每次赛了几场?(两次,每次三场)2、同学们打开书,快速阅读一下全文,看看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的是第一次赛马?从哪儿到哪儿写的是第二次赛马?学生快速阅读交流:一(1—2)二(13—17)(二)自学这两部分★这两部分内容,孔老师不讲,相信大家通过自学和四人小组合作学习能搞明白。能不能完成任务?(能!)1、出示学习要求:学习要求①各人大声朗读1—2自然段、13—17自然段。②各人按下面的句式,说一说田忌两次赛马的通过。第_次赛马的时候,田忌先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接着用___对齐威王的___,最后用___对齐威王的___。由于______,因此田忌_____。③四人小组中,选一人说,另选一人用纸马演示两次竞赛过程。2、学生自学。3、检查自学:①老师要检查大家自学的情况了。先请人来读1—2自然段。认真听,读完了,我要请人到台上来讲一讲第一次是如何赛的。指名读。读一读1: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强。②一生上台讲说第一次赛马过程,老师演示课件。③指名读13—17自然段。④另一生上台讲说第二次赛马过程,老师演示课件。★表扬:说得真有条理,我们今后说话写文章,也要留意按一定的顺序来表达。三、质疑,推理1、启发质疑:看了两次赛马,你觉得有什么惊奇的地点吗?板书:初赛失败——————→再赛成功2、顺势设咨询:(出示咨询题1)同样的马,两次竞赛的结果为什么不一样?3、默读课文,划出有关的句子。(出示):依然原来的马,只互换了一下出场顺序,就能够转败为胜。齐读这一句。板书:互换顺序这个计策谁想出来的?板书:孙膑献计4、这个顺序能够随意调吗?我们来做个实验。请四人小组长拿出信封里的纸,四人小组讨论一下,假设我们不按孙膑的计策,换一种方法安排出场顺序,结果会怎么样呢?用笔在纸上照模样写一写,推算一下。比一比,哪个小组算得快。5、学生推算。老师巡视,找出一两张推算结果多的纸。6、(展示台)展示学生推算结果最多的代表作品。★小结:实验证明,孙膑安排的这个顺序不是乱调的。孙膑真是____。用一个词描述一下。(神机妙算、计算精细……)四、学习“孙膑献计”部分。1、这么好的主意,为什么田忌想不出来,齐威王也想不到,孙膑却想出来了?(出示咨询题2:孙膑为什么能想出这个好主意?你从中能体会到什么呢?)请大家带着这个咨询题,按四人小组分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