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年党风建设工作会议讲话稿同志们:刚才xx书记受党委委托,总结了2018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对2019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作出相应的部署。昨天党委常委会讨论通过了今年学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和玉琦书记的讲话,会后大家要认真学习。今天我主要讲两个方面内容。一是谈一谈我自己学习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教育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的一些感受。二是对我校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谈几点想法。一、关于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和教育部全面从严治党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的学习体会和收获自从十九大开召开以来,新一届中央纪委组成以来,大家一直在议论关于反腐败的问题,有一种看法认为反腐败是不是到了拐点,可以松一口气。许多人注意到,2014年到2017年是反腐败的高潮期,特点就是抓大老虎,一个又一个,老虎越来越大,到2018年就开始有所下降。而且对反腐败的提法也不一样,十八大到十九大期间的提法是腐败和反腐败呈胶着状态,这是大家都熟悉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后的提法是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巩固发展,2018年12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的提法是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许多人就提出来既然已经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是不是可以告一段落,完成一个历史阶段,形成一个拐点,可以松一口气呢。可能有的人认为新一届中央纪委不会像上一届中央纪委那样在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反腐败高潮,反腐败就会适当的收一收,确实有这种论调。但是我认为这根本不可能,反腐败还将持续进行。(一)斩草但未除根腐败在中国,根源是什么。这既是一个学理上的问题,也是个实践性的问题。有的人从中国的历史文化土壤找,有的人从人性上找,有的人从制度上找,这里面我们要避免一个认识误区、一种幼稚论,即共产党一党专政是绝对权力导致的,这是西方自由主义普世价值观的一种流行观点,好像一搞民主制、搞三权分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现在看,社会实践证明,我们第1页共11页不会那么做。通过这些年中国轰轰烈烈的反腐败实践,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反腐败的实践看,在中国,腐败的根源来自于三个方面,而且三个方面具有顽固性、特殊性、社会历史性的特点:第一个根源,传统文化的土壤。这是其顽固性。大家都知道,中国是以家族为中心,以伦理关系组成的社会。我们中国的社会,甚至从半坡氏族开始,都是以家族为中心,以中心房为原点而展开,农业文明的基本特征就是伦理关系社会。这样的社会就是人情的社会,民族性特别突出,人情味特别浓。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它不是一个移民社会,不像美国那样你来自英国,我来自法国,你来自英国约克郡,我来自英国爱丁堡,彼此不相识,都是移民聚集在一起。中国有一个代代相传的伦理关系。像我们学校一样,学科都论到祖师爷那辈儿了,有的学院说你的老师的老师是谁,我的老师的老师是谁,他们两个老先生当年就有矛盾,咱俩就合不来。都到这种程度了,算总账、算老账、算几代以前的账,包括一些同志们到我那儿谈谁和谁的关系,那翻的不都是十年八年的历史账本嘛。这就是我们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有人说我们中国传统文化什么土壤,就是这个土壤,而且传统文化的这种习性非常之深。任何文化都有它的两面性。我们现在强调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为什么加上优秀两个字,因为中华的传统文化还有许多糟粕,如果把我们的文化都说成优秀的也不客观。我们的文化还有很多糟粕,要像毛主席讲的那样必须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我们对中国过去的历史文化都有一个历史的扬弃,不是简单的继承,要批判性地看待问题。所以在这个方面它是一把双刃剑,我们传统人情社会对于中华民族、对国家民族凝聚力是有好处的,但同时也带来了负面效应。许多时候人情、社会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情感中、价值体系中,占着相当大的比例。这是传统文化的顽固性。第二个根源,拜金主义。这是在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产生的一股浊流。我们现在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许多方面借鉴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发展方式和运用杠杆,所以不可避免的带来一些负面东西。我们都是历史唯物主义者,必须承认第2页共11页这一点。所以改革开放以来,金钱、资本、利润,在我们国家社会生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