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3单元第13课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VIP免费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3单元第13课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_第1页
1/3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3单元第13课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_第2页
2/3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3单元第13课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_第3页
3/3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3单元第13课苏州园林(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理解了本文的作者,学习了本课的字词,并初读了课文,对《苏州园林》作了宏观分析,这一节课我们将深化到每一个段落对本文作微观研究,充分领略大师高超的写作技巧,同时掌握必要的说明文知识。八、赏析课文3-6段,让我们一起走入苏州园林,欣赏下面美景图片,说说在这些苏州园林的图画中你都看到了哪些景物?请结合文中优美的语句描绘出来,在班上交流。(一)第四段讲究亭台轩榭的规划1、亭台轩榭的规划有什么特点?(用文中的话答复)明确:——“绝不讲究对称”。2、文中哪句话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明确:“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3、这段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明确:打比方(图案画和美术画)作比拟(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二)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假山的堆叠池沼的配合,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与“忘却苏州城市,只觉身在山间”照应1池沼有两种情况:一种宽畅,一种成河道2一样点: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3.本段哪些句子紧扣“图画美”这一特征?明确:“……这也是为了获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巡游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三)第五段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1.花草树木的映衬有什么特点?明确:——“着眼在画意。”2.本段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明确:作比拟:与松柏,道旁树比拟举例子:“陈旧的藤萝”打比方:把藤萝比作一幅画(四)第6段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1.近景远景的层次如何安排?明确:利用花墙、廊子或镜子为苏州园林增加景致的层次和深度。2.“隔而不隔,界而未界”是什么意思?明确:尽管花墙和廊子作为一个隔界把景致分为几个部分,但是好似并没有把景致分开。角落美-(每一个角落的构图美)门窗美-(门窗的图案美)色彩美-(园林建筑的色彩美)文中十余次提到绘画,“图画美”这一特征作为一条线索贯串全篇,联合园林各类景物的说明,条分缕析地作了正确、深化的介绍,使文章既眉目清晰,生动形象,又耐人寻味,启人兴趣。本文以精炼优美的语言、严谨的构造,从欣赏者的角度抓住苏州园林的艺术特点,文章不仅给人以知识,更重要的是给人以美的享受。(五)第10自然段1.这段文字是否多余?明确:这一段交代说明,是不可无视的结语。它总结了全文,给人以余味,再次激起了读者急于一游苏州园林的强烈欲望;也使行文缜密。四、辅导课后作业五、小结本文由总到分地说明了各具特色的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使巡游者不管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满的图画,表现了对苏州园林的欣赏和眷恋之情。五布置作业:写一篇文章,介绍你玩耍过的某个有趣的地点,200字左右。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第3单元第13课苏州园林(第二课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