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我们环绕着大海而居,如同青蛙环绕着水塘。——古希腊思想家柏拉图柏拉图(前427—前347)资料回放古代希腊城邦分布示意图公元前8~前6世纪的希腊◎希腊文明的摇篮希腊位于巴尔干半岛最南端。南隔地中海与非洲大陆相望,海岸线长约15000公里。境内多山,沿海有平原。最大半岛是伯罗奔尼撒半岛,最大岛屿为克里特岛。属亚热带地中海式气候。主要矿产有铝矾土、褐煤、石油、大理石等。1、临海:海岸线曲折,良港众多;2、多山多岛;3、临西亚、北非。这样的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形成有何影响?地缘因素山多,平原少,土地贫瘠环海,海岸线曲折,众多海湾良港岛屿众多地处欧亚非交界处位于亚热带,阳光充足城邦制度商品经济民族意识政治体制:小国寡民的城邦。经济类型:是一个工商航海贸易占据重要经济地位的商业民族。思想观念:商业贸易的进行与发展亦要求有相应自由的环境,以及顾及商业贸易者整体利益的政策。追求自由平等。民族性格:小国寡民的城邦一旦由于人口的增加而无法负荷时,希腊人就到海外去建立殖民地。练就了古希腊民族勇于开拓进取,善于求索的民族精神。◎雅典民主政治的确立1.梭伦改革(公元前6世纪初)——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1)内容①按财产多寡划分公民的等级。②废除债务奴隶制。③公民大会成为最高权力机关。④设立四百人议事会。⑤建立公民陪审法庭。(2)影响动摇了旧氏族贵族的世袭特权;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权利。我坚持立场,不偏不倚,不允许任何一方恃强凌弱。——梭伦梭伦改革前夕,贵族们就雅典面临的社会问题展开激烈辩论。2.克利斯提尼改革(公元前6世纪末)——雅典民主政治确立学生自学后比较分析克利斯提尼改革和梭伦改革,归纳雅典民主制度确立的内容和作用。(1)内容①用地域部落取代血缘部落。②设立五百人会议。③成立十将军委员会。④实行陶片放逐法。(2)作用确立起奴隶制民主政治。记载着放逐者名字的陶片碎块雅典瓶画(陶片放逐投票的一个片段)——点票◎雅典民主的“黄金时代”1.伯利克里统治时期(前5世纪)(1)内容①扩大公民参政范围。②改革公民大会。③改革五百人会议。④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⑤扩大十将军委员会的权力。⑥发放工资和津贴。(2)作用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了顶峰。(古代民主的“黄金时代”)“我对雅典是问心无愧的。”——伯利克里的遗言讨论探究:为什么他自信地说自己对雅典是问心无愧的呢?2.公民大会(每10天左右举行一次)职能:负责审议并决定军国大事;选举官员;立法等。性质:最高权力机关。公民大会遗址3.陪审法庭(在30岁以上公民中用抽签方式选出,共6000人组成)性质:司法机关。职能:审查公职人员资格,审理刑事和民事案件。五百人议事会公民参政范围的不断扩大:梭伦时期议事会前三等级公民均可入选;克利斯提尼时期议事会所有公民均可入选;伯利克里时期议事会成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关,处理日常事务,并监督官员的行政作为。陪审法庭梭伦时代只是建立;到伯利克里时期成为最高司法和监察机关。公民权利方面梭伦改革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克利斯提尼改革铲除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公民参政权空前扩大;伯利克里改革鼓励公民参政,发放工资和津贴。4.民主化程度扩大对不同时期民主机构的职能和公民的民主权利分别进行对比。5、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历史作用①为后来欧美资产阶级革命提供思想基础。②使希腊在众多文化领域取得了巨大成就。③保证了城邦的独立和发展。6、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局限①小国寡民体制的产物。②抽签选举、轮流坐庄导致民主被泛化。③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上的少数人的民主。梭伦改革克利斯提尼改革伯利克里改革内容1.按财产多少划分社会等级2.设公民大会为最高权力机关3.建立四百人议事会和公民陪审法庭4.废除债奴制1.设10地区部落,以部落为单位选举。2.设五百人会议;3.成立十将军委员会;4.继续扩大公民大会的权力,如实行陶片放逐法1.扩大公民参政范围;2.改革公民大会;3.改革五百人会议;4.提高陪审法庭的地位;5.向公民发放工资和津贴意义为奴隶民主制奠定基础确立起奴隶制民主政治奴隶制民主政治的“黄金时代”◎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