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武士领导的社会变革日本明治维新导学菜单:1.为什么改革?(原因或背景)2.如何改革?(改革措施)3.改革结果如何?(历史作用)明治维新前的日本1212世纪起,一世纪起,一些武士出身的人建些武士出身的人建立了幕府。立了幕府。源赖朝1192年源赖朝夺取“征夷大将军”称号,建立日本历史上第一个武士政权——镰仓幕府,天皇成为傀儡,从此日本开始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天皇为名义上的国家元首,朝庭设在京都实权在将军手中,权力中心设在江户(东京)德川幕府天皇(傀儡)将军(实权)大名武士农工商士日本封建等级示意图封建专制统治民将军和大名的家臣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德川家康(1)幕府的封建统治对内:实行封建专制统治。对外: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内忧内忧(2)阶级矛盾激化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外患:民族危机1853年美国佩里佩里率舰队入侵日本几只蒸汽船惊醒太平梦日本面临民族危机。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相同点:都处在封建社会,社会生产力和商品经济都有所发展,国内都面临着严重阶级矛盾,都面临着沦为殖民地的危险。不同点:日本的资本主义发展的水平高于中国,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先天不足,后天畸形;日本的封建势力相对薄弱,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和分化日益激烈,而中国守旧势力非常强大。19世纪中期,中日两国的社会状况有何异同?武士的穷困小武士的家里除了被子和锅,还有一块大石头,因为当他感到冷的时候,可以举石头取暖。”大批中下级武士由于经济地位的急剧恶化,反对幕府的腐败统治,成为倒幕派的中坚力量。他们打着恢复天皇权力的旗号,展开了一场以武力推翻幕府的倒幕运动倒幕运动。11、倒幕运动的主力是中下级武士、倒幕运动的主力是中下级武士矛盾矛盾幕府统治中下级武士(倒幕派)挟天皇以倒幕(倒幕运动)2、伏见、鸟羽之役1868年3、倒幕运动的结果推翻幕府统治,建立以明治天皇为首的资产阶级、地主阶级的联合政权。为明治维新扫清了障碍。成为日本1868年明治维新的政治前提。巩固统治,富国强兵。目的:主要内容——改革措施请阅读教材,点出日本明治维新从哪些领域进行改革。(1)政治方面——主要内容——改革措施(2)经济方面——(3)军事方面——(4)社会生活和文化教育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废藩置县;向西方学习,殖产兴业,鼓励发展近代工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设备;允许土地私有和买卖;实行地税改革。实行征兵制实行“文明开化”,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大名的大名的世袭领地世袭领地由中央任命官员由中央任命官员管理的行政区域管理的行政区域(1)政治方面请根据改革措施分析其有何作用。(2)经济方面(3)军事方面(4)社会生活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建立起统一的国家。推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增强国力。维护社会稳定,壮大军事实力。提高国民素质,加速资本主义发展。请从积极和消极两方面分析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积极影响:使日本摆脱了民族危机,走上了发展的资本主义道路。但这次改革不彻底,保留大量封建残余,使日本走上了一条对外扩张的道路,成为亚洲和平的一个威胁。•消极影响:明治维新是明治政府实行的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学习了有关日本明治维新的历史,你对中国今后的发展有何感想?坚持改革开放。积极学习国外先进技术。明治时期:改革派(倒幕派)掌握实权,得到人民的拥护,建立倒幕基地,武装推翻幕府。戊戌变法:改革派(维新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无兵权和财权。日本明治时期的改革派与中国戊戌变法时期的改革派有何不同?背景:背景:影响:内容:日本明治维新幕府统治内忧外患改革者:明治天皇(1868年)改革性质: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生活与文化教育积极方面消极方面学习测评1.明治维新最重要的意义是使日本()。A.彻底铲除了封建制度B.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C.摆脱美、英、法等国殖民统治D.实现了工业现代化2.1853年,率先打开日本关闭国门的是()。A.美国B.俄国C.英国D.法国3.组成倒幕派的主要力量有()。①中下级武士②商人和资本家③新兴地主④高级武士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BAA4.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但仍保留大量封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