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课题苏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6——17页0的认识作者及工作单位教材分析这部分内容教学0的认识。教材安排了三道例题。以小白兔采蘑菇为素材,对比着已经认识的数,通过逐次少的方法,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的思维活动中,在小组交流中体验、理解、掌握0的两个含义。学情分析对0一年级学生并不感到陌生,大多数学生能理解0是表示一个都没有的含义。学生对表示起点难理解教学目标1、理解0的具体含义,会读、写0。2、掌握0——5的顺序,加深认识数的排列顺序3、体会0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初步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事物。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理解0的两种含义教学过程一、儿歌导入。揭示课题:认识“0”二、情景引入,理解0的意义(一)0表示一个都没有。1、课件出现画面(小兔采蘑菇)。2、、游戏:给数字宝宝排排队。3、让学生观察图意,同桌说说两幅图表示怎让的一件事情。(二)教学数字0表示起点的含义,掌握数序1、设疑:是不是所有的0都表示一个都没有呢?2、拿出直尺,找“0“的位置3、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读一读尺子上的数字。4、从0开始,我们就可以说,0表示的是起点5、小结。三、写一写,评一评,指导书写0四、寻找生活中的0。1、0神通广大,无处不在。想想你在哪儿见到过它呢?2、课件演示生活中有关“0”的图片。五、总结点拨,拓展应用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1、猜谜语2.同桌合1、教师唱儿歌导入2.板书课题1、激发学生的兴趣。2、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设计意图1:0对小朋友来说并不是完全陌生的,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实际出发,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基本信息作学习3、小组交流,练习提升4、应用反馈3、故事讲解。4、点拨。5、总结反馈。生活中0的作用。3、体会0的意义。4、多样练习,巩固新知。5、学生互相交流。让学生在对生活经验再现的过程中初步感受0,体会0的含义。设计意图2:通过小朋友"说","认识数的顺序"、"比较大小"等形式,充分调动小朋友的多种感官,形成并强化"0"的"表象",理解0的序数意义。设计意图2:运用现代代技术手段,把学生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内容,整合到一个连贯的、生动的故事情节中,通过学生喜闻乐见的动画播放出来,学生边看边思考,边捕捉故事中的数学信息,将知识的逻辑发展顺序与故事的发展顺序紧密联系起来。板书设计认识“0”一个都没有起点学生学习活动评价设计1、自我评价。2、组内评价,人人参与,要求大胆、清楚。3、学生互评。4、教师评价。教学反思在本节课中,我通过创设童话情景、生活情景、游戏情景三方面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韦学生提供一系列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判断的思维活动中体验、理解、掌握知识。一、创设童话情景,给数学插上五彩的双翼孩童时代是最富有想象力的时代,在童话中,学生能找到现实中没有的东西,神秘、有趣都吸引着孩子的好奇心,在这里,孩子们的眼里平凡的现象往往会变得非同寻常。教学中,教我设计了“小兔采蘑菇”、“四弟采萝卜”的故事,学生们激情投入。二、创设生活情景,让数学走进现实的生活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且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除了学生平常无意识的观察、感受以外,有意的生活体验的积累也很必要。在课中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创造感受生活的机会。因此,在课中先让学生自己尝试找生活中的0,然后我利用课件显示生活片断,和大家一起寻找0的足迹。有的找到电话、遥控、住房号码、计算机……,还有同学想到100元、50元、10元上也有0。学生越找越多,像开了锅似的,不愿意停下来。学生身临现实情景,用数学的眼光看生活,就会感到数学就在身边。在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毫无倦意。三、创设游戏情景,让数学成为快乐的驿站一年级孩子刚入学,对学习目的尚未树立明确的认识,全凭好奇心和新鲜感,他们的欲望往往是从兴趣中产生的,因此创设游戏情景,重在激趣。在教学中我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游戏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