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班会教案之《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教学设计一、班会目的培养学生从小养成爱惜粮食的生活认识。二、活动方式小品、相声、学生代表自由发言、宣誓仪式。三、活动预备1.邀请学生家长2~3人,并请其做好发言预备。2.排练小品《饭堂》,编唱《珍惜粮食歌》,录制《苦菜花》插曲。3.号召全班学生复习、理解《锄禾》诗,做好发言预备。4.从食堂、路边捡回馒头、面包等假设干。5.班委推选主持人、发言人。6.课前将主题写在黑板上。四、活动过程主持人甲:“爱惜粮食,从我做起”主题班会现在开始。首先让我们对家长代表表示欢迎。主持人乙:请同学们共同背诵唐朝李绅的《锄禾》诗。全班同学(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主持人甲: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开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妙。主持人乙:科技在腾飞,经济在增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有。甲:但是,人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天文地理知识是增加了,但是节约的认识却在慢慢消失,也许有一天就被抛到了九霄云外。主持人甲:下面请两位同学谈谈对这首诗的体会。×××:我们碗里的菜、手里的馒头,都凝聚着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它说明我们的美妙生活来之不易。看到农民面朝黄土背朝天、汗流满面地在田间干活,我内心特别不是滋味。主持人甲:这两位同学谈得特别好,可我们中的部分同学又是如何做的呢?请看小品《饭堂》:台上出现假设干同学,分别为A、B、C、D……围在卖饭窗口。A怀中抱五个馒头,被B无意中碰掉了一个,旁者想拾,A用脚一踢,雪白的馒头如皮球一般在地上滚动起来。C买了一碗菜,端着看了看说:“我不爱吃豆腐、粉条。”说着把满碗菜泼了个精光。主持人乙:接下来让我们听听家长的心声吧!家长A(李大伯):我平光阴觉得小孩们费粮能吃,可不知是如此的吃法啊!你们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嘴里含糖不知甜。我给大家说一说我的苦难童年。我13岁那年,家乡遭了灾荒,到青黄不接的三月,家里已经揭不开锅。母亲领着我挖野菜,刨草根,野菜、糠皮成了全家人的救命粮……(录音机里放着消沉悲伤的《苦菜花》插曲,整个会场气氛严肃。)……主持人乙:同学们,我们万万不可小看一个馒头、一口汤啊!假设每人一天浪费半斤粮食,全国一天就浪费近三亿公斤粮食。这是一个多么惊人的数字呀!生活委员拎出捡回的两书包馒头、面包等展现在讲台上。主持人甲:爱惜粮食、节省节约,是中华民族兴隆兴隆的传家宝,过去需要,今天也需要。我国还有8000万人尚未处理温饱征询题。浪费粮食,是有良心的中国人不能容忍的。我们扔掉馒头,事实上是扔掉了我们中华民族节省节约的传统美德,扔掉了我们对劳动人民的一片真诚的情感。主持人乙:是的,生活的富有使不少人过着有滋有味的生活,因而铺张浪费就防止不了了,小孩娇气了,略微不合口味的食物不吃一口就扔了,大人应酬多了,刚点的一大桌的鱼肉,还没吃几口就倒进了垃圾桶,多浪费呀!可知一家饭店一天倒掉的肉就够贫困山区的一户人家够吃一个月。主持人甲:什么!一个月!天哪!浪费,浪费!现在的人确实是如此,连吃饭也不会,吃多少就点多少,何必呢,非要一大桌,有不是比谁的菜更美,谁花的钱更多,谁更铺张浪费。主持人乙:确实,现在的人吃饭不节约,这是一个大征询题,下面让我们来欣赏相声《吃饭征询题》,大家掌声欢迎。同学:咳嗽同学A:----,你如何了,是不是感冒了?同学B:不是,都是那饭,我妈一日三餐,餐餐要我吃四碗饭,两碗肉汤,再说我饭量小,每天饭后,我肚子撑得鼓鼓的,喉咙也烫得干哑了,因而,我每天背着我妈偷偷的吃一半,倒一半。同学A:你把饭倒掉了,每天吃得少,难怪你长不高。同学B:我矮,如何了,喜剧演员潘长江说过:“浓缩是精华。”因而我特别乐观,我不为此自卑。同学A:有点道理。同学B:过来,我告诉你一个机密,我家每天实行“三光政策”。同学A:哪三光?不会是烧光,杀光,抢光吧?同学B:你把我当成小日本呀,我告诉你我家所谓的三光是饭光、菜光、汤也光。同学A:你家饭量这么大呀,这么能吃。同学B:我再告诉你一个机密,事实上都是我倒光的。同学A:你把饭倒了,你爸妈没吃饱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