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复习学案)编者:邬德发(深圳市皇御苑学校历史高级教师)△课标要求:1、知道马丁·路德等人的主要思想2、认识宗教改革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一、背景:1、资本主义经济的萌芽和发展——根本原因2、文艺复兴使天主教会的权威受到质疑,要求改革教会的愿望日趋强烈——思想基础3、罗马教皇以筹资修缮教堂为名,出售赎罪券,激化了矛盾——导火线二、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1、提出因信称义学说:主张人只有靠才能得救,不能靠善功、圣礼和神职人员,使人获得精神上的和灵魂得救的权,带有鲜明的色彩。2、发表《关于赎罪券的功效》即《》:宣称赎罪券功效,只要真诚,就能得到赦免3、影响:拉开了欧洲宗教改革的;登上欧洲历史舞台,形成三足鼎立的宗教格局。二、加尔文的宗教改革:1、出版《基督教原理》:主张只有依靠才能得救,以此反对天主教的观念,否定教皇统治的权力2、把“依靠信仰才能得救”解释成(加尔文宗教观的):①含义:永生与永罚、成功与失败,甚至贫富荣辱,都是先定的②意义:否定对教皇的,否定封建君主的③为资产阶级辩护④论证和的必要性和合理性3、影响①其学说在西欧资本主义的国家和地区广泛传播②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方面的依据三、宗教改革的影响:1、冲破了天主教会的,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2、人文主义思想得到进一步、和3、进一步打击了西欧势力,促进了发展四、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的含义:反对天主教会的,提倡人的,使人从罗马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中解脱出来,获得更多的个人自由。△巩固练习:1、宗教改革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文艺复兴的推动B天主教会的黑暗统治C改革者的个人追求D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2、宗教改革的实质是()A新教各派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斗争B天主教会内部各派争权夺利的斗争C封建君主摆脱罗马教廷的斗争D早期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3、马丁•路德反对“赎罪券”,认为“信仰上帝,灵魂便可得救。”其积极意义是()A否定了天主教会及其神学的作用B确定了“教随国定”的原则C沉重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D维护了德意志各阶级的利益4、马丁·路德说:“我们应当让世俗政权在整个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该材料反映了马丁·路德()A倡导人的解放B否定基督教C宣扬《圣经》精神D认为国家权力高于教会,否定教皇地位5、罗马城内有架“圣梯”,凡人只要爬上去便可赎罪。一天,有人爬到中间,又突然退了下来,旁人问其原因,他说:“只要心中有信仰,就能赎罪,不必在乎表面的礼仪。”这个人是()A马丁··路德B克伦威尔C亨利八世D加尔文6、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主要贡献是()A摆脱了基督教神学思想的束缚B没收了天主教会的财产,打击了封建势力C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构架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初步解除了精神枷锁7、马丁·路德的“因信称义”与基督教的“因行称义”的本质区别是()A人们得救的途径B对教皇权威的否定C为人处世的准则D人与上帝的对立8、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这一观点反映了加尔文()A第一次提倡人们在内心世界中发现宗教B首次挑战罗马教皇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C用先定论为资产阶级发财致富进行辩护D主张没收天主教会的大量土地以及财产二、非选择题: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当钱投入钱柜丁当响时,增加的只是贪婪爱财的欲望,而不是灵魂升天。……信徒得救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二教皇须让我国不再受他们的不堪忍受的劫掠和搜刮,教皇须交还我们的自由、权利、财产……教皇须让皇权成为名副其实的皇权。——路德《九十五条论纲》材料三教皇在德国的特使报告说:“十分之九的德国人高喊:‘路德’;剩下的十分之一少数高喊:‘罗马教廷该死!’”—斯大林《宗教改革和伟大农民战争时期的德国》请回答:1、材料一的论述针对的是当时的什么事件?2、材料二中路德的要求反映了什么问题?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第13课挑战教皇的权威(复习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