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9单元第3课《百日维新》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VIP免费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9单元第3课《百日维新》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1/4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9单元第3课《百日维新》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2/4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9单元第3课《百日维新》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3/4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人教版选修一第9单元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导学案第3课百日维新【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简述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分析其特点。二、学习重点:百日维新的背景及基本内容。三、学习难点:对百日维新的评价。【自主学习】一、救亡与变法呼声再起(一)1897年德、俄强占_______、_________.1898年,法、英强占_______和__________.在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面前,资产阶级维新运动由理论宣传转入________阶段。(二)2.1898年,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资产阶级政党性质的政治团体_________。二、百日维新(一)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___________》(二)主要内容:1.在政治方面,鼓励官绅士民上书言事;精简机构,裁减冗员等2.在经济方面,提倡私人开办工厂,采用机器生产等3.在文化教育方面,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在各地成立中小学堂等(三)评价:进步:基本上反映了维新派的愿望和要求,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一定成都上动摇了封建统治秩序。不足:没有涉及设____________________等政治主张,只字不提建立___________这个核心问题的问题,这表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行动比他们的宣言落后了。【合作探究】1.资产阶级维新派推动的百日维新有什么特点?2.“读史的人往往很同情光绪帝,以为他是维新派的一个皇帝,并代表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企图实行一种民族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这种看法是否符合史实?试就维新派的基本要求与百日维新实践之间的差距,谈谈你的看法。”【巩固提高】一、选择题1.保国会成立后,维新变法浪潮激荡全国,因为它()A.以救亡图存为号召,符合时代要求B.在全国各地设立分支机构,扩大了影响C.促使光绪帝下决心实行变法,大快人心D.力图扶植清朝统治,得到上下广泛支持2.光绪帝支持、参与变法的目的是()A.答谢康有为救驾B.挽救民族危亡C.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与权力D.做一个有为之君3.戊戌变法时期,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主要表现在()①不敢明确提出反封建的口号②依赖于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变法③对帝国主义抱有幻想④在变法中没有提出自己的核心主张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4.维新变法期间,促使光绪帝支持变法的根本原因是()A.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B.封建统治面临全面危机C.维新派的影响D.民族危机的进一步加深二、非选择题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胶澳事后(德强占胶州湾、广州湾),瓜分豆剖,渐露机芽……自台湾事后……揭竿斩木,已可忧危。——引自康有为《上清帝第五书》材料二泰西近政论,皆言三权:有议政之官,有行政之官,有司法之官,三权立然后事务体备。以我朝论之,皇上则为元首,百体所从,军机号为政府,出纳王命……——引自康有为《上清帝第六书》请回答:(1)材料一中康有为担心什么事情的发生?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本会以国地日割,国权日削,国民日困,思维持困救之,故开斯会以冀保全。……保吾家政权土地,保人民种类之自立,保圣教之不失。——《保国会章程》材料二一些人指使御史文悌上章弹劾,诋毁保国会“名为保国,势必乱国……徙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以度外。”光绪帝为此说:“会为保国,岂不大善?”下令将文悌革职。——《戊戌变法》全刊第二册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背景?据材料归纳保国会的宗旨。(2)文悌一派代表哪一集团?其弹劾保国会的理由有哪些?据材料二指出光绪帝支持保国会的根本目的。(3)据材料二分析保国会夭折的原因。(4)据以上材料指出保国会的性质,并分析其影响。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中学高中历史 第9单元第3课《百日维新》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