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县第一中学高中地理第3章第3节(第1课时)大牧场放牧业学案新人教版必修2学习目标:结合阿根廷潘帕斯草原案例,分析大牧场放牧业形成的区位因素及特点。学习重点:通过对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区位因素的分析,学会归纳大牧场放牧业区位条件。学习难点:通过读图、资料分析,学会归纳阿根廷大牧场放牧业的区位条件。课前预习使用说明与学法指导:预习教材,按要求完成预习自测。教材助读:1、大牧场放牧业是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2、给出一幅世界地形图,在上面找出大牧场放牧业的分布的主要国家,运用气候分布规律分析其共同的气候特征,且分析其区位要素是抓住自然要素是基础,人文经济因素是条件,科技进步是“催化剂”。预习自测:一、大牧场放牧业1.特点:是一种__________的农业地域类型。2.分布地区:______、_________、阿根廷、南非等国。3.自然条件:有大面积的______、_________气候区。4.生产特点:生产________,_______程度高。5.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1)区位优势:①气候温暖、草类茂盛;②地广人稀,且___________低,为牧场的大规模经营提供可能;③距_______近的区位优势,促进了牧场的商品经营。(2)发展措施:_____________,种植饲料,开辟水源,改善____________条件。自我感悟1.商品谷物农业和大牧场放牧业在生产特征和地域分布上有何相同之处?2.我国内蒙古草原牧区与大牧场放牧业有何区别?我的疑问:请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解决。课内探究质疑探究:1.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1)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入牧业的例子,归纳大牧场放牧业这种农业地域类型的区位条件?(2)大牧场入牧业在经营方式、商品化、经济效益、科技应用等方面有什么特点?(3)我国内蒙古、新疆等地区能否采用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生产模式?2.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的特点:生产规模大、专业化程度高、经济效益高等等。3.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在促进牧牛业的发展方面,除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外,阿根廷人还做了哪些方面的工作?(潘帕斯草原的大牧场放牧业发展措施)当堂检测:一、单项选择题1.适宜在大面积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发展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商品谷物农业B.大牧场放牧业C.水稻种植业D.种植园农业2.下列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的叙述,正确的是()A.牧牛业占重要地位B.气候干旱,植被稀疏C.土地租金昂贵D.周边玉米种植面积广,饲料充足读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牧区(甲)和阿根廷潘帕斯牧区(乙)分布示意图,回答3~4题。3.下列区位条件中,不属于甲、乙两牧区发展畜牧业共同具备的条件的是()A.夏季气候温暖B.土地辽阔,地形平坦C.临近海港,便于出口D.草类茂盛4.关于甲、乙两牧区畜产品生产和销售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际市场;乙牧区产品主要面向国内市场B.甲牧区主要为城市提供肉、奶、禽、蛋等;乙牧区主要出口羊肉到北美C.甲牧区产品主要靠铁路运输;乙牧区产品主要靠航空运输D.甲牧区生产依赖天然草场,“超载放牧”严重;乙牧区种植饲料作物或牧草,补充天然牧草的不足二、综合题结合下面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内蒙古近年来通过内部结构调整、控制牧区草场载畜量等措施,使内蒙古畜牧业传统养畜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全区牲畜总增数、良种和改良种牲畜比重均创历史最高水平,牲畜存栏连续4年超过1亿头。材料二世界部分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1)A地区地处我国华北地区,其畜产品的饲养方式主要是________。(2)世界大牧场放牧业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B国为发展畜牧业采取了哪些措施?(3)C区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