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柏坡时期我们党如何抓纪律建设西柏坡时期在我们党历史上是一个承上启下的重大转折时期,军事斗争从游击战向大兵团作战转变;革命形势从农村包围城市到进城、学会城市工作,进而领导全国转变;我们党也开始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今天,党建网微平台带您一起重温这段历史,学习西柏坡时期党的纪律建设实践经验,对于新时代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具有重要意义。坚持制度治党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的重要保障西柏坡时期,军事斗争节节胜利,捷报频传,形势大好,然而党内也开始出现山头主义、纪律松散等苗头。党中央深刻认识到,没有严格的纪律约束,就容易滋生腐败,甚至失去民心。1948年9月,在西柏坡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中共中央提出军队向前进,生产长一寸,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的号召,并强调加强纪律性是各项工作的中心一环,把加强纪律建设放在重要位置。在此前后,党中央认真总结革命战争时期党的纪律建设经验,并针对西柏坡时期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制定了一系列纪律规定,相继起草发布了《中共中央关于宣传工作中请示与报告制度的决定》《党委会的工作方法》等重要文件,并重新修订颁布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来规范军纪。高度重视制度治党是西柏坡时期的宝贵经验。西柏坡时期,中共中央强调立规矩,加强纪律建设,从制度上规范工作程序,从纪律上保证党的路线及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增强了全党上下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统一,为形成党内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局面提供了坚实保障。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制度治党是净化优化党内政治生态的迫切要求,是加强纪律建设的有效途径。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扎紧扎密制度笼子,真正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有力的制度支撑。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的纪律建设的重中之重第1页共3页1948年1月,党中央准确把握革命形势,开始着手建立请示报告制度。同年9月,对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和组织纪律性进行了严密部署,提出了确保党夺取全国胜利的一系列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明确了党中央的至高决定权,特别强调,凡属决定权完全属于中央的事项,中央已有决定指示者,各地必须严格遵守,正确执行。在执行中遇到困难及特殊情形,或有不同意见时,均可向中央说明理由,提出意见,等候中央批示,但不允许擅自修改,要求将一切可能和必须集中的权力集中于中央和中央代表机关手里,以便达到全党全军在方针上、政策上、行动上的完全一致。九月会议正式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各中央局、分局、军区、军委分会及前委会向中央请示报告制度的决议》,对各项工作中哪些决定权属于中央,哪些必须事前向中央请示并得到中央批准后才能实施,哪些必须事后报告中央备审,作了明确规定。请示报告制度的正式建立对于克服当时党内存在的无政府无纪律状态及地方主义、山头主义现象,保证政令军令畅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九月会议之后起草了《关于健全党委制》,进一步严明了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西柏坡时期的经验告诉我们,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是党的纪律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践证明,只有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我们党才能更好地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努力奋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党要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加强纪律教育是推进党的纪律建设的有效方法1948年4月30日至5月7日,中共中央在城南庄召开书记处扩大会议,把加强纪律性上升到战略层面,把反对无政府无纪律状态列入会议议题。从1948年5月至1949年3月,中共中央在全党专门开展反无政府无纪律状态的斗争。各地各军通过召开专题会议,对照中央系列指示和要求,开展批评和自我批第2页共3页评,检讨无政府无纪律思想行为,加强对中央路线方针政策及策略方法的认知,增进了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