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密市第三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第二章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学案【考纲要求】1、了解原子分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了解原子团的定义;2、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3、理解混合物与纯净物。单质与化合物、金属与非金属的概念。4、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关系;5、了解胶体是一种常见的分散系。【课前预习案】一、元素与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基本组成成分是元素,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单质,而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是化合物,它们分别对应元素在自然界中的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一种是。【练习1】下列物质肯定为纯净物的是()A.只有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B.只有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C.只有一种分子构成的物质D.只有一种元素的阳离子与另一元素的阴离子构成的物质二、物质的分类1、物质的组成2、物质的分类【练习2】下列物质:①冰醋酸②NaOH溶液③CaO④小苏打⑤SiO2⑥淀粉溶液⑦乙醇⑧Cl2⑨碱石灰⑩纯盐酸属于混合物的是;属于纯净物的是属于单质的是;属于化合物的是【练习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2)由一种原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3)混合物一定含有多种元素()(4)在化学反应中金属原子只能失电子,非金属原子只能得电子()【特别注意】①只含一种元素的物质不一定是纯净物,如石墨和金刚石;②HD、CuSO4·5H2O、磁性氧化铁都是纯净物。。三、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练习4】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能电离出H+的物质一定是酸,能电离出OH-的物质一定是碱。()(2)盐中一定含有金属阳离子和酸根离子()(3)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4)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一定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酸、碱()(5)酸性氧化物一定能与碱反应,不能与酸反应()(6)碱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碱()(7)酸性氧化物都能与水化合生成酸()【练习5】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一种常用的科学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①根据酸分子中含有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等②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③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④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A.①②③④B.①④C.①②④D.②③④【练习6】某合作学习小组讨论辨析以下说法:①粗盐和酸雨都是混合物;②沼气和水煤气都是可再生能源;③冰和干冰既是纯净物又是化合物;④钢铁和硬币都是合金;⑤盐酸和食醋既是化合物又是酸;⑥纯碱和熟石灰都是碱;⑦烟和豆浆都是胶体。上述说法中正确的是()A.①③④⑦B.①②③④C.①②⑤⑥D.③⑤⑥⑦四、了解浊液、溶液和胶体都是常见的分散系。1、区分三种分散系分散系溶液胶体浊液分散质的微粒直径分散质粒子小分子或离子大分子或小分子的集合体巨大数目分子的集合体实例外观均一,透明均一,透明不均一,不透明性质稳定性能否透过滤纸能否透过半透膜有无丁达尔效应无有无2、胶体的性质、聚沉、提纯内容主要应用举例性质丁达尔现象一束光通过胶体是产生一条“光路”鉴别溶液和胶体聚沉聚沉方法有:加热或搅拌、加入电解质、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必要时需破坏胶体聚沉方法加热或搅拌加速胶粒运动,使之易于结合成大颗粒如:制豆腐、工业制肥皂,解释某些自然现象:如江河入海口处形成沙洲加入电解质中和胶粒所带电荷,使之聚沉大颗粒加入胶粒带相反电荷的胶体相互中和电性,减少同种电性的相互排斥而使之聚沉大颗粒提纯渗析由于胶粒较大不能透过半透膜,而离子、小分子较小可透过半透膜,可用此法将胶体提纯净化、精制胶体3、胶体的制备和性质(1)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离子方程式为:(2)Fe(OH)3胶体区别于FeCl3溶液的本质特征为:,二者可利用来区分。4、胶体的应用及解释(1)土壤保肥(2)含Fe3+、Al3+的盐净水(3)入海口三角洲形成(4)工业电泳除尘(5)血液透析原理[点拨](1)胶体分散系比较稳定的原因:在胶体中,分散质粒子不断地进行无规则运动;同种胶体粒子带同种电荷,由于电荷的存在使胶粒之间相互排斥,不易聚沉从而使胶体保持相对稳定,这是主要原因。(2)在胶体分散系中,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