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乡镇大力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工作西乡镇党委、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市县《关于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全面落实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各项任务,结合实际,西乡镇大力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教育和治理活动。一、制定明确的指导思想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六次党代会XX县区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遵循道德建设规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坚持群众自我教育管理与发挥部门职能作用相结合,坚持加强道德教育与依法解决问题相结合,坚持阶段性教育治理与强化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相结合,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引导人们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良好风尚,为推动西乡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障。二、确立可行的目标任务教育治理活动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增强实效,先在同人民群众生活关联度高、社会关注度高的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三个领域进行,主要解决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重点整治制售假冒伪劣有毒有害食品、窗口行业服务质量差、公共场所环境脏乱差、噪音扰民等问题,为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在食品行业,把制造、包装、销售各个环节中存在的不讲诚信问题梳理出来,逐一加以解决。在窗口行业,包括交通运输、公用事业和市政管理(水、电、气供应和城管)、公安(车管所、派出所、交警大队)、通信、银行、医院、工商、税务、旅游等,把本部门本单位工作中存在的不讲诚信问题梳理出来,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第1页共16页在公共场所,包括广场、公园、车站、商场、农贸市场、公厕、景区景点、大街小巷等,针对社会公德缺失问题,加强道德教育和有效管理,规范人们的言行,引导人们谦恭有礼、文明友善。三、采取扎实的工作措施(一)开展集中宣传教育,增强诚信意识和公德意识。要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多渠道多层次多手段向群众开展诚信教育和公德教育,使干部群众成为道德建设的参与者、维护者、践行者。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的管理部门邀请宣传、文化、公安、工商、安全、交通等部门负责人、道德模范和先进典型,走进行业系统、单位、社区、学校,举办道德讲座和巡回宣讲,通过现身说法和典型示范引导,使群众增强道德意识,提升道德自觉,践行道德规范;组织群众积极参与文明礼仪和传统美德知识宣传、“城乡大讲堂”和市民学校学习,使人们反躬自省,修身自律。(二)进行自查自纠和组织居民巡查,加强社会监督。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的管理部门,围绕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两方面的问题,列出本行业系统和单位的具体表现,分析产生原因,提出治理措施,明确工作目标。组织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行风监督员、道德模范、劳动模范及志愿者队伍深入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巡查,找出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问题,并督促整改,发挥好群众的监督作用。(三)开展道德评议,选树先进典型。充分发挥道德评议在纠正诚信缺失、公德失范方面的重要作用。食品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的管理部门要建立由干部群众推举、德高望重的代表组成的道德评议会,通过发放征求意见卡等形式,收集本单位干部职工以及社会各方面的意见,进行分析评议,形成阶段性道德评估意见,用道德评议的方式形成有力的道德约束。注重运用多种媒体和形式大力宣传诚实守信、讲究公德的先进单位和个人,树立好典型,推广好经验,评选表扬一批先进集体和个人,在全镇形成道德建设“比、学、赶、超”的热潮。(四)强力整治突出问题,推动建立长效管理机制。食品第2页共16页行业、窗口行业和公共场所的管理部门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坚持严管重罚,大力整治诚信缺失和公德失范等突出问题,并将整治成果和成效公之于众。把教育治理活动与行风政风建设、法治政府创建、“六五”普法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健全规章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堵塞管理漏洞,形成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