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汉代思想大一统〖课标要求〗1、知道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一西汉初的黄老之学〖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一目,思考下列问题黄老思想的内容、推行时间及推行原因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自主学习〗阅读教材第二目,思考下列问题1、分析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历史背景2、汉代新儒学(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特点、地位(1)内容:(2)特点:(3)地位2、汉武帝推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影响影响:〖拓展探究〗儒学地位的变化历史时期文化政策儒学地位认识春秋战国秦汉〖训练巩固〗1、汉兴之初,刘邦崇尚黄老之学,推行“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而70余年后刘彻强行罢黜“黄老刑名百家之盲”。这种文化政策变化的路径实际上反映了[]A.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此削彼长的残酷性B.从立国安邦到皇权专制的现实变化与需要C.道学理论的缺陷和新儒学的博大精深D.统治集团内部权力争夺与利益分配的冲突2、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D西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主要是因为[]A.道家“无为”思想不能解决现实问题B.汉武帝急需从“无为”转向“有为”C.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D.儒家思想有利于汉武帝的“大一统”3、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下列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A.认为民性本善,君权神授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C.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建议以礼入法,以礼入俗4、董仲舒新儒学的基础是“天人感应”,认为“受命于君,天意之所予也”,主张“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对其内涵理解最准确的是()A.融合了黄老之学、法家主张,充满了迷信,没有多大价值B.新儒学从根本上摒弃了“为政以德”的先秦儒学民本思想C.强化君主专制的同时主张人君“行仁政以顺天道”D.“顺天命”与“大一统”的政治思想符合汉高祖的统治需要5、思想界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从根本上反映了A.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B.重农抑商政策限制了商品经济的发展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逐步加强D.封建制的确立阻碍了思想文化的进步〖课堂小结〗梳理本节课的知识框架,并将下列问题的答案整理在课堂笔记上1、董仲舒思想体系的主要内容、特点及地位2、“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