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9课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知识点一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1.原因:鸦片战争后,①资本主义经济势力的入侵。洋纱首先涌入中国东南沿海的市场。2.表现(1)传统的家庭手工业出现②“纺”与“织”、③“织”与“耕”的分离。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但仍占统治地位。(2)西方列强大量收购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使中国农产品日趋④商品化。3.影响:刺激了中国⑤商品经济的发展,又使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的解体知识点二洋务运动1.背景: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面临⑥内忧外患的窘境。2.主张:“洋务派”主张,在⑦不改变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利用西方先进的科技,维护清朝统治。3.代表人物:洋务派在中央以恭亲王奕为代表,在地方以曾国藩、⑧李鸿章、左宗棠和张之洞为代表。4.时间:19世纪60~90年代。5.活动(1)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一批⑨近代军事工业。较为重要的有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和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满洲贵族崇厚创办的天津机器制造局。(2)后期为辅助军事工业,以“⑩求富”为旗号,兴办一批近代民用工业,已具有资本主义的性质。主要有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和开平煤矿,张之洞创办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3)筹划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福建三支海军。(4)兴办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等,培养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开近代教育的先河。6.破产:清军在甲午中日战争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7.影响: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人才,客观上刺激了⑪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一定的⑫抵制作用,促进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8.败因:只学西方先进技术,不改变腐朽的封建制度。洋务运动的内容知识点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1.背景:中国自然经济逐步瓦解,受⑬外商企业利润的刺激和⑭洋务企业的诱导。2.时间: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⑮东南沿海地区,一些官僚、地主、商人,开始投资创办近代企业。3.代表企业:上海⑯发昌机器厂、南海⑰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主题一中国近代自然经济的解体和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材料一:1845年,福州官员奏称:洋货“充积于厦口”。洋棉、洋布,“其质既美,其价复廉,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洋商还从中国收购大量农副土特产品,其中,以丝、茶为大宗……材料二:请分析:1.材料一表明自然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材料二中的企业是何种性质的?产生原因是什么?3.材料一反映的现象与材料二反映的经济现象有何联系?提示:1.外国商品涌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农民购买洋布,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西方列强大量购买中国的农副土特产品,丝、茶生产服从于国际市场的需要,日趋商品化。2.性质:近代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原因:受外商企业丰厚利润的刺激和洋务派引进西方先进生产技术的诱导。3.自然经济的解体使农民纷纷破产,被迫以出卖劳动力为生,为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商品市场等。要点1:中国自然经济的解体有何特点?提示:(1)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动力主要来自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掠夺原料的冲击。(2)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速度和程度在各地区发展不平衡,东南沿海尤其是通商口岸远比内地迅速。(3)由于中国自然经济解体不是商品经济成熟发展的结果,因此在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一直没有建立起有序的商品经济体制。要点2: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表现有哪些?提示:(1)小农经济开始解体。鸦片战争后,列强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中国农民和手工业者在此冲击下纷纷破产,从而使家庭手工业破产。小农经济的解体为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2)列强从中国掠夺原料和农产品。丝、茶等农产品的大量出口,减少了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加速了农业商品化生产的比重,客观上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3)中国逐渐沦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的附庸,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4)近代工业出现。外国商人开始投资兴办一些船坞等企业,国内兴起了洋务企业和民族工业。\s\up17(要点3:如何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