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源县2009年高考一轮复习学案编制人:沂源一中王秀娟课时19中国统一的历史潮流(第23课)【说明、课标要求】“一国两制”的理论与实践。(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知识整合】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理论提出(一)形成过程:1、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提出和平解决台湾的设想。——雏形出现2、1981年9月:——萌芽3、20世纪80年代以后:——形成4、1982年12月:——宪法保证5、1984年:——确立(二)内涵:1、“一国”指2、“两制”指合作探究1: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近几年来,中国一直在克服“左”的错误,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来制定各方面工作的政策。经过五年半,现在已经见效了。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才提出用“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来解决香港和台湾问题。材料二中国的主体必须是社会主义,但允许国内某些区域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比如香港、台湾。大陆开放一些城市,允许一些外资进入,这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材料三我们采取“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香港问题,不是一时的感情冲动,也不是玩弄手法,完全是从实际出发的,是充分照顾到香港的历史和现实情况的。据材料分析,为什么“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二、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实践运用(一)香港回归:1、条件成熟⑴中国方面:①②⑵英国方面:2、过程(写出回归过程中的三件大事):(1)1982年:邓小平和撒切尔夫人的会谈(2)1984年:签署了《中英联合声明》(3)1997年:香港回归合作探究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说,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现在时机成熟了,应该明确肯定:1997年中国将收回香港。就是说,中国要收回的不仅是新界,而且包括香港岛、九龙。材料二邓小平在总结以和平方式解决香港前途问题的原则时,说:“香港问题为什么能够谈成呢?并不是我们参加谈判的人有特殊的本领,主要是我们这个国家这几年发展起来了是个兴旺发达的国家,有力量的国家,而且是个值得信任的国家,……当然,香港问题能够解决好,还是由于‘一国两制’的根本方针或者说战略搞对了,也是中英双方共同努力的结果。”⑴材料一中中国政府对香港问题的立场如何?依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当时为什么能够坚持如此的立场?⑵“九条方针”的内容分析“一国两制”对香港与台湾政策的最大不同是什么?⑶联系所学知识总结香港问题的由来。(二)澳门回归:(1)1987年:《中葡联合声明》的发表(2)1999年:澳门回归(三)意义:⑴对港、澳: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港澳历史新的一页。⑵对祖国统一: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⑶对世界:为国际社会解决国家间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借鉴。三、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按教材时间顺序整理出中央对台政策的变化,完成下表):时间政策1979年停止了炮击金门80年代以来放宽“三通”限制、交流活动增加1992年1995年2005年合作探究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台独”分裂势力以任何名义、任何方式造成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事实,或者发生将会导致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的重大事变,或者和平统一的可能性完全丧失,国家得采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材料二按照“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政治基础。尽管两岸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材料三相关新闻标题:李登辉炮制“如何两国论”\演员一样的陈水扁\陈水扁“一边一国论”与“两国论”如出一辙\警惕李登辉“两国论”阴魂未散\跑完日本又准备奔美国李登辉给“台独”打气\陈水扁在为谁掘墓?\危险的挑衅⑴材料一、二中我国政府对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是什么?材料三反映了目前阻碍祖国统一的因素有哪些?⑵结合三则材料谈谈怎样认识解决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⑶联系所学知识回顾台湾问题的由来。【巩固练习】1、在香港回归祖国10周年的日子里,《香港商报》发表了题为《十载不凡路,香江书华章》的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