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党组织建设调查思考建区以来,我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不断得到加强,但由于受到农村现实社会中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基层党组织建设也还面临着许多困难和考验。笔者在黎水镇促农工作期间,根据区委的统一部署和局领导的安排,对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现以该镇为例,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一、黎水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现状(一)基本情况黎水镇下辖5个村1个居委,共有8个基层党支部,除2个机关支部外,其余6个为村级党支部。现有党员334名,其中预备党员7人,女党员34人,机关党员55人。从党员数量上看,农村党员占了大多数,共有279名,但从学历层次和年龄结构上看,农村党员与机关党员存在较大差距:农村党员中没有大专以上学历,中专学历的只有15人,高中学历的39人,其余为初中及以下,而且党员队伍严重老化,个别村党支部已经出现后继乏人的困境。(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1、党员队伍管理乏力,素质教育难以有效开展。村级党组织对党员的教育、管理功能发挥不好,有关加强党员队伍建设与管理的组织制度、规章制度落实较差。因管理松散、疏于教育,农村党员组织性较差,纪律性不强,党员队伍整体素质难以提高,基层组织建设成果难以得到有效巩固,形势较为严峻。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村党支部在加强党员队伍的教育管理上思想认识不到位,为数不少的村支两委负责人认为,现在全国上下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党员管理、支部建设是软指标,随便抓一下能应付上面的检查就行了,自觉不自觉地将党员队伍管理和支部建设置于次要地位,忽视了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在当前农村各项建设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忽视了广大农村党员在脱贫致富、遵纪守法、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的示范带头作用。第1页共4页2、党员队伍年龄老化,文化层次偏低,结构不合理,难以发挥示范带头作用。由于村党组织培养引导不够,农村回乡知识青年、共青团员、致富能人等不愿加入党组织,有的甚至错误地认为入了党不仅将受到各种制度和纪律的约束,还要受到贫困群众的拖累,影响自己发家致富,从而导致农村党员队伍缺乏新鲜血液,整体素质出现滑坡,缺乏应有的活力。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一是一些年青人和致富能手目光短浅,追求小富即安,认为只要一心一意把自己的事情干好,能发家致富不让党组织操心就行了,大局意识、奉献意识和牺牲精神缺乏。二是由于一些素质差、能力弱的党员在群众中形象不佳、威性不高,让群众产生了一些误解,损伤了党组织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很多群众反映,个别党员只想如何侵占集体和公家便宜,思想境界连普通群众都不如。还有少数党员,自己的家庭都搞不好,日子过得非常贫穷,是群众嘲笑的对象。也有一些党员干部,在当干部时能体现出较高觉悟,工作比较认真,处事较为公允,一旦不当干部了,前后表现便判若两人,让群众感到这样的人入党只是一种政治投机行为。3、村级党组织活动难以开展。村组合并后,地方扩大了,党员增多了,且居住分散,很多农村党员,特别是无职党员,认为党员开会和学习不起什么实质性作用,路又隔得远,一来二去反而耽搁自己的活路,因此,村党支部不论是组织学习还是开会都喊不拢人,无法正常开展组织活动。就连发展新党员和研究处理违纪党员这样严肃的组织活动,也时常因到会人数不过半而难以开展。4、党费收缴困难。一是外出党员一年甚至几年不见人影,自然不交党费;二是有些人认为自己虽是党员,但无职无权,不愿交党费;三是一些年龄大的老党员,自己不当家了,作不了主,而当家理财的子女又不愿给钱,无法交党费。村支部书记收不起党费,只好自己垫支,有的村党支部书记当了几年干部,就替人交了几年党费,影响了干部的积极性。5、流动党员管理难度大。由于大量的农村党员随着打工潮外流,外出前不给支部打招呼,外出后也不跟支部联系,造成了对这部分农村党员在组织上和管理上的脱节。第2页共4页二、解决问题的建议针对在这次调研中发现的问题,笔者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按照市委、区委关于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