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级第三批保先教育个人心得体会一、从理论上来认识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党员的先进性在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要求。革命战争时期提出党员的先进性是为了解放全中国,不怕流血牺牲英勇战斗,带领人民翻身作主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要求党员积极投身社会主义建设,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挥工人阶级的先锋模范作用;改革开放时期,要求党员走在时代的前列,敢于第一个吃螃蟹,做到敢闯、敢试、敢冒,敢走古人、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敢于闯过“禁区”,敢于突破一些陈旧的条条框框和清规戒律。那么当代对党员先进性的要求是什么呢。是胡锦涛同志提出的“六个坚持”。这6个坚持归结起来体现在4个方面。1、坚持以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在思想上保持先进性。2、坚持理想信念、组织纪律和民主集中制原则,在政治上保持先进性。3、坚持推进社会发展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工作上保持先进性。4、坚持开拓创新,廉洁奉公和艰苦奋斗,在作风上保持先进性。这些从理论上阐述党员先进性的涵义,在我们所分发的各种读本上都有了,这里不想再进一步阐述。这是我对党员先进性基本内涵在理论上的理解和体会。二、从现实意义上理解什么是党员先进性。我把它理解为6个字,即:品质、能力和行为。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在现实生活中体现为品质、能力和行为的统一。第一,品质,亦即品格、品行、素质、素养,它是内在的、潜存的、是稳定的、深刻的。品质上的先进性,主要是指思想境界高,精神风貌好,道德修养优。一个人只有品质优秀、素质优良,才能是先进的,才能成为人们学习效仿的榜样。前不久央视评选的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中有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他是2003年华中农业大学的毕业生,在学研究生,叫徐本禹。在2003年他与7(更多精彩文章来自“秘书不求人”)名同学一起去贵州一个贫困的山区支教,那里条件十分第1页共4页恶劣,吃一顿饭有时就吃出了一只苍蝇,或一只蝗虫来,而且所吃的饭不是白米饭,而是玉米棒、窝窝头之类,更不见什么鱼肉、蔬菜,连寄一封信就要跑到18里外的邮局去寄。就是在这种环境下,他把所有精力知识用在了140多名农村山娃娃的培养教育上,语文、数学、英语他一个人教。有一次他得到500元奖学金,他留下100元,其余全部资助给比他更困难的同学。有一次他勤工俭学得到50元报酬,他用46元给孩子买学习用品。对我们来讲,46元没有什么,但对一个家里贫穷的农村孩子来讲,意味着什么。所以说像徐本禹这样的年轻人,之所有能够被评为2004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我想首先是他的崇高品质,得到了人们的充分认可,在他身上无疑体现了当代共产党员应有的品格。他这种思想境界,精神风貌是我们所应当学习的。这次市委搞的驻村进户调查,是一个好办法,他可以使我们贴近百姓,倾听百姓的呼声。所以我们说党员的先进性,品质是基础。能力。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品质的延伸,是品质由内向外的过渡和转化,能力既包括具有内在倾向性的思维能力、评价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等,又包括具有外在倾向性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处事能力、工作能力等。一个人的能力有大小,主要看发挥运用在什么地方,运用在为党的事业,为群众的利益上,你就是体现了党员的先进性,你的能力如果是用在索取上、跑关系要官上,就不是党员的先进性了。所以我们平常都有这样那样的议论,说某一个人很有能力,也就是能耐,短短几年,连升三级五级,但衡量一个人的能力,主要应该看他为老百姓、为国家做了一些什么。当然光有能力,没有责任,也是不行的。詹毅市长最近经常强调责任意识,他说,光有能力还不行,要强化责任,有了责任心你才会发挥自己的能力,没有责任什么都不做,能力也就荒废了,所以能力是党员的先进性核心。第三,行为,行为是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外在展示,是品质、能力的现实表现。行为是人的实践、活动、所作所为的总称,是人的工作情况、交往状态、处事方式的全面体现。我们平常所说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说到底是共产党员的行为,第2页共4页也就是共产党员的行动,体现在党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行为表现,体现在工作实际效果上。最有讽刺意思的是,这几年揪出来的那些大贪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