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贫困调研报告2篇根据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部署,我所成立联村联户、为民富民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组建办公室,制定《实施方案》,积极开展工作。由所长带队,全所19名同志参加,先后三次赴新开乡高岭塬村开展走访调研,通过深入细致的调查、走访和座谈交流,对全村经济发展、社情民意有了全方位的了解,并对全村产业发展进行了重点调研和思考,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一、基本情况1.地理条件。高岭塬村位于新开乡东南角,东南与陕西XX县区的丈八镇接壤,西北与本县的中台镇、邵寨镇相邻,全村海拨800-1200米,距新开乡街道7.5公里,车程约一个半小时。该村纯属山区地貌特征,山沟居多,有一小孤塬土质多为黄壤。全村现有耕地3236.97亩,其中山地2769.35亩,塬地467.62亩。退耕还林92亩,。2.人口规模。该村所辖6个村民小组,185户,694人(其中男360人,女334),全年举家租住乡街道XX县区城领护孩子上学读书的58户,常年外出务工人员150人,村常住人口不足200人,全村60岁以上老人108人,在校学生106人。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1345元。3.组织建设。村委会位于白玉村民小组所在地,村部为四间砖土结构瓦房。村主职干部2人、社干部6人、支部委员3人、村委委员6人,全村党员42人,其中60岁以上党员8人,近三年来发展新党员2名。4.经济发展:全村经营耕地3236.97亩,其中山地2769.35亩,塬地467.62亩。林地5735亩,退耕还林92亩。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于三大块:一是打工收入。除去承包工程性收入外,全村年纯打工收入约57.5万元,是村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二是种植业收入。该村种植作物主要是粮食、油料。全村种植粮食作物2574亩,年收入约2.7万。种油料作物102亩,年收入约1.2万;三是养殖业收入。全村养猪6头,养羊140只,养牛104只,年收入约3.5万元。第1页共11页5.基础设施。全村沙化公路里程7.5公里。185个农户全部通电,供电覆盖面达100%;近年全村安全饮水工程未启动,有2个社的农户基本饮用自来水,主要是相邻农户互助解决饮水问题。有4个社的农户还以泉水河水为主。6.社会事业。全村适龄儿童106人,入学率100%,村小学一处(去年撤销),上学地点在距村7.5公里乡镇府所在地;全村出生人口2人,出生政策符合率为100%,育龄妇女80人;建有村级卫生室1个;电视入户率达95%。7.民生保障。xx年全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为93%,全村家庭年收入在千元以下的特困户有17户35人,享受农村低保24户67人。8.综合治安。该村综合治安状况良好,综治机构比较健全,制度比较完善,连续3年无治安刑事案件发生。二、主要困难通过认真细致的调研走访,客观分析,纵向来看,该村发展速度加快,成效显著,但横向来看,该村的发展还相对缓慢,困难和问题重重,影响和制约该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很多,总的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1.地理自然条件较差,基础相对薄弱。从该村所处地理位置和目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属于典型的三边村:边远、边界、边缘,即地理位置边远,处于邻省边界,发展趋于边缘。边远:虽然村级主干道是沙化路,但距集市和新开乡仍然较远,没有公交车,交通主要依靠摩托、农用车和步行。据村民反映,因路太边远,无公交,车辆少,学生上学主要以步行,由于路远崎岖存在安全隐患。边界:距新开乡约7.5公里,远离集市,弱化了自身消费对本地经济的拉动;边缘:该村尚未融入到大投资大发展的圈子,信息、资源、人才、投资依然处于极不对称的状态,发展趋于被边缘化。2.基层服务能力有限,水平相对较低。从调查了解的情况来看,相当一部分村民对基层服务表示更多期待,主要是宣传教育设施空缺,干部群众难以及时获取相关政策信息和农业技术服务,幼儿教育是空白,小学地址偏远,村级医疗服务水平较低等。一是村组干部队伍服务能力有限。该村在职享受定补第2页共11页的干部2名。因待遇较低,没有村书记。2名干部负责全村6个村民小组、185户农户的行政管理和服务工作,人手较少,待遇较低,主要是完成乡政府下达的规定动作,缺乏与村民的常态沟通和密切联系,党员及代表聚集开会的时间很少,缺乏对村民的宣传引导,村民各类信息来源主要是看电视、听传言。信息相对闭塞。二是农业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