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多媒体,提高教学质量杨寨小学:肖杰小学语文教学根本性的目的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这一点体现了先进的教育理念:以人为本,人的发展最根本的是主体性发展。主体性表现为:乐学,善学,能学,自学,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能力呢?我认为,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结构和教学手段,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和现代信息资源的作用,它节省了大量的教学时间,能够使文字的变成画面,抽象的化为形象,复杂的变得简单,静态的变为动态,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一.利用多媒体识字,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兴趣是乐学之源”,运用计算机辅助教学,采用形象、直观、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其产生求知的欲望。设计形象的动画,刺激学生的视觉、听觉,使学生处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愿学、乐学。如教“青、清、晴、情、、请、蜻”一组字时,第一幅画面先出示基本字“青(青草、青蛙)”,第二幅画面仍先出示“青”字,然后让学生结合屏幕上显示的小河流水的画面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清水的“清”字在“青”的基础上加什么偏旁呢?学生会很快答出加三点水旁,教师在“青”字上鼠标一点,一个活灵活现的三点水旁就飞了过来,与“青”字组成了“清”字。以同样的方法教“晴、情、、请、蜻”几个字。为了能更好地体现形声字偏旁表义的特点,制定课件时,可把偏旁部分做成红色,一组字教学完毕,大屏幕上再次出示这一组词的整体内容。青(青草)清(清水)晴(晴天)情(心情)请(请求)蜻(蜻蜓)然后让学生自己观察,讨论这组字的相同处和不同处,以及怎样才能又快又好地记住这组字,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很快就会找出这组字的异同点,自己总结出记住这一组字的好方法:先记住这一组字的基本字“青”,根据偏旁记其它的字。逐渐地,学生了解、理解了这一记字方法,对识字越来越感兴趣。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强化学习动机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动因,如果教学过程刻板、教学手段单一,学生的学习动机就弱化,以至于逐渐消失。因此,教师要根据课文情节的不同,内容的不同来创设情境,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电化教学引入课堂,以它的直观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为语文的情境教学提供了有力的帮助。如教《翠鸟》一课时,在课的开始,我首先播放了一段翠鸟的录像片,学生亲眼目睹了翠鸟可爱的样子,“同学们,你们喜欢翠鸟吗?能用自己的话说说翠鸟的样子吗?”学生说后,引导学生再读课文,回归文本,体会作者语言的精妙。用录像的形式激发情趣,导入课文,把学生引入情境,带着他们来到长满苇秆的河边,通过电脑演示,让学生了解翠鸟飞行特点和捉鱼的迅速。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接着,我开始提问:“谁能读出翠鸟捉鱼时迅速的感觉吗?”在饱满热烈的情绪中,一只只手举得高高的,学习已成为学生的自我需要,教学过程成了学生积极参与的、有趣的、有意义的活动。利用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直观形象,唤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接受信息的过程中,由“眼—耳—口—脑”等多种器官协同进行信息的捕捉、搜集、整理加工,使其在生理实现了愉悦,知识上实现了满足。因此把多媒体和其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加以整合运用,使之相互补充,就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